这是多大的深仇大恨啊?
如今刘太太当堂叙述,从十一年前说到了现在,包括上个月无意间在蓝家发现的她儿子被杀的真相,再到今日她杀人的缘由。
旁听者对她的感官也越发复杂,正如她所说,她一退再退,到了这一步已经无路可退,那为何还要退?
期间,刘蓝黄三家不断的想要打断审讯,甚至还有官员向京兆尹施压,让对方中止审问,让刘太太中止讲述,但京兆尹沉着脸一律不理会,直接延堂审理,让刘太太一口气讲述完。
对方是撒谎还是实情,京兆尹可以分辨得出来,也因此他才越发恼怒。
事情本不至于如此,却因宗族之势凌于司法之上才演变成今日的惨祸。
京兆尹觉得这是刘黄两家之因,这苦果他们吃得不亏,但他是一府父母官,这府还是京城,所以他不能任性,他要做的是教化百姓,减少犯罪率。
京兆尹深吸一口气,不去看刘蓝黄三家难看的脸色,直接拍板道:“来人,暂且将刘黄氏押入天牢,严加看管。”
又拿下一根红签,沉着脸道:“将蓝刘氏暂时收押归案,彻查刘烁死亡之因。”
又拿下一根红签,“宣黄严氏上堂取证,念其年迈,可容情,着方文书亲往询问。”
不是刘太太供述了就能定案的,还得收集证据,比如黄老太太是否真的想收买僧尼引诱刘氏族人迁离刘烁的坟?
再比如蓝刘氏是否真的杀了刘烁?
这些都得一一查证,而这个时间可长可短,长者拖个一两年也寻常,短者,或许三两日就能拿到证据定案了。
而在此之前,案情还可以翻转,人也有可能会死亡,从此刻开始,博弈才刚刚开始。
京兆尹想到刚才送到他面前的纸条,不由脸色微沉,他没想到刘蓝黄三家竟能请出这么多人家来替他们说情。
能在京城这个权贵遍地走,皇亲多如狗的地方当父母官,京兆尹当然也不是无名之辈,更不无能,但此时无端要树立这么多敌人,遇到这么多阻碍还是让他不喜。
再有就是对案子的担忧。
刘黄氏杀人已经是板上钉钉,但蓝刘氏杀害刘烁的时间太过久远,要找到证据太难了。
又有刘蓝黄三家帮忙扫尾,只怕到最后他要让刘黄氏失望了,并不能为她,为她的儿子刘烁昭雪冤情。
京兆尹微微一叹,他的师爷从外面快步跑进来,“大人,宫里有内侍来了。”
京兆尹一惊,第一个念头就是,京城又出啥事了?
☆、535.第535章 司法
京兆尹连忙整理好官服进宫。
内侍直接领着京兆尹去了勤政殿后殿,如今勤政殿是太子在使用,皇帝自从表示养病,将政权交给太子后就很少再过问政事了。
如今太子虽还未登基,却已经是大楚的实际掌权者了。
京兆尹进入转入后殿便看到坐在树下的太子,他正拢着眉捏着棋子在下棋,对面坐着顾景云。
京兆尹率先想到的便是昨天顾景云打架的事,他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不大,在黄家的命案前,这件事实在是太好处理了。
他款步上前,躬身行礼,“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放下棋子,伸手道:“俞卿免礼。”
太子看了老师一眼,扭头对内侍道,“给俞大人看座。”
现在君主集权虽然比以前大些,但臣忠君,君也要礼臣,所以不会像满清一样轻贱臣子。
京兆尹很坦然的拱手行了一礼便坐下,太子对他笑道:“请俞卿来是因为黄家命案。”
京兆尹微愣,然后便一叹,他没想到太子会过问此事。不过这桩命案的确曲折,又牵涉甚广,太子会过问倒也在情理之中。
果然,太子沉声道:“这桩案子牵涉甚广,影响极恶劣,其中还有案中案,俞卿有把握查清吗?”
“刘黄氏杀人是证据确凿,但蓝刘氏杀刘烁之说却要查找证据,但五年过去,还能留下多少证据就不一定了,加之还有人暗中阻挠……”
太子沉声道:“尽全力去查,若有人敢阻挠你查案,为官者,将名单交给大理寺和御史台,其余人等也都要按律法办。黄家之事本不至于此,全因宗族一再凌驾于律法之上,又有官员相护,这才演变成这样。”
按照律法,黄氏悔婚,男方若是不愿是可以状告对方坚决要求完婚的。因为当时两家早已定亲,连聘礼都给了,要不是黄氏以宗族之势压人,这门亲根本退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