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作者:郁雨竹(1140)

2018-05-24 郁雨竹

  何况他就要当父亲了。

  找了一个多月,前不久才在距离这里的不远处买下一个一进的小宅子。

  现在还在装修中,今年只怕搬不进去了。只能等过完年再搬。

  这已经是顾府第三次办婚事了,赵宁更是亲自准备过两次,因此对这些都熟得很,所以酒席和帖子这边的事情都由他跑腿负责。

  没办法,能做事的人中他辈分最低,他不去谁去?

  吉日很快来到,这一日碧空白云,秋风徐徐,甚是宜人。

  秦府和顾府再办喜事,同样是一嫁一娶,引人注目。

  不少百姓都夹道围观,顾乐康就站在人群中注视着满面春风的白一堂跨着白马将秦文茵迎娶回家。

  顾乐康目送着喜队越走越远,心思复杂难辨。

  被害的兄长和秦夫人已经都得到了幸福,将来可能会越过越好,而父亲和母亲却陷入了魔障之中,可能一辈子都挣脱不了。

  而忠勇侯府也为十多年前的作为付出了代价,且这个代价还是持续性的。

  或许上天也是有情的吧,不然怎么会好人终有报,做了坏事的人也都有了报应呢?

  顾乐康胡思乱想着,眼见着喜队渐渐消失在街角,这才要转身离开。

  而围观的人这才放开胆子的声音议论。

  “这秦夫人从秦府出嫁我明白,她是秦阁老的妹妹嘛,姓秦,但这嫁到顾府算怎么回事,不是说新郎官姓白吗?这到底是白新郎娶秦夫人,还是白新郎入赘顾府呢?”

  “你知道什么,那白新郎乃是一代大侠,听说在皇帝跟前都挂了号的人物,似乎还于国于民有大功呢,不巧,他还正是顾太太的师父,自他进京始他就住在顾府。这师同父,他就跟顾太太的父亲一样,可不就该在顾府成亲吗?”

  “听说白大侠也流放琼州,还是皇帝登基后才赦免了他,而当初秦阁老进京前就是把幼女和妹妹托付给他,可见对他的信任。而白大侠也不负所托,一路上护着两个弱质女流到了京城,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

  “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我大舅哥的婶子的娘家兄弟便在大理寺当职,秦阁老平反的案子,白大侠被赦免的公文可都是从大理寺出,那些事情自然瞒不过经手的人。我不仅知道这些,我还知道这白大侠在琼州时就跟秦阁老是莫逆之交了,不然他也不会收顾状元的童养媳做徒弟。据说当年白大侠是想收顾状元为徒的,可惜顾状元身体太弱,虽根骨惊奇,乃练武的奇才,但还是承受不住真气的冲击,这才退而求其次的选了顾太太……”

  “如此说来秦家又办了一场内销的婚事?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嫁一娶,怎么都亏不了啊。”

  “可不是吗,也不看看秦夫人多大年纪了,就算再嫁也再难有孕,她现在带走的嫁妆私产可都是顾状元的,秦大人不费吹飞之力就把产业给外甥继承了,总比将来让外甥去跟族人争抢要好吧。”

  “秦阁老那么多的产业竟都便宜了顾状元不成?”

  “不然呢,秦阁老只有那么一个闺女,她出嫁能带走多少?且带去夫家还不一定能留下多少东西呢,不如留给外甥,以后自有外甥给自个闺女撑腰,顾状元可也是他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跟亲儿子也不差了。”

  “顾状元运气可真好,虽没爹,有个舅舅却胜爹百倍啊。”

  楼渐渐歪了。

  顾乐康却是微微皱眉,回头看了一眼被围在中间侃侃而谈的人,低头吩咐小厮道:“盯着他,看他最后去什么地方,记下来后回禀给我。”

  “是。”

  这人的这番话看似在为顾景云好,却处处给顾景云和秦信芳挖坑,这些话若传出去,外人只会觉得秦信芳不顾家族,宁愿将产业交给外人,也不愿留给家族。

  而顾景云更会给人留下爱财争产的不良印象。

  而此时,白一堂才骑着大马进入聆圣街,巷口的人听到喜乐,立即点燃鞭炮放起来。

  整条街上立时接龙一般的想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黎宝璐捂着耳朵高兴的站在门口,看到白一堂骑着白马进入巷口立即露出大大的笑容,高兴的注视着他。

  白一堂射出弓箭,将秦文茵从花轿里牵出来,在大家的起哄声中用红绸布拽着她进世安院。

  白一堂无父无母,本来高堂该拜白百善夫妇,只是他们不来,所以高堂只能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