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作者:郁雨竹(1183)

2018-05-24 郁雨竹

  “真是个醋缸子,忘了她一刻都不行。”顾景云笑着把她抱在怀里。

  夫妻俩将刚才的话题瞬间丢到脑后。

  顾景云虽暂时忘了,但第二天入宫前还是将宝璐的《琼州记事》给捎带上了。

  《琼州记事》记的都是琼州的人和事,那里的风俗,尤其是罪村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劳作,赋税和劳役,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他们有多怀念以前,怀念先辈们的生活,在现状的压迫下是如何努力和挣扎。

  然后再无力的屈服。

  黎宝璐自己就是罪民,甚至因为赋税还被丢到深山老林里,那种近距离面临死亡的恐惧和惶恐,再没有人比她体会更深了。

  所以她写下来的文字几乎能刻进人的骨头里。

  她希望看过这本书的人能够想办法改变一下罪犯后代的生活环境,即便不行,也警告世人,不要轻易犯罪。

  尤其是朝中的官员,她书中一共写了十二个故事,其中有八个就涉及到官员,那些罪民的先辈无一不是在任职期间犯事而被判刑流放,其罪名也是多种多样,顾景云觉得再没有比这本书更合适表达皇帝对吏治的看重了。

  为官者谁不知律法?

  但贪污受贿和玩忽职守,甚至是凌虐百姓的官员依然未少过,为什么,不过是抱着侥幸心理和被利益所动罢了。

  然而在看过琼州罪民的生活后还有多少人抱有那份侥幸?

  这一个中秋注定是各官员过得最胆战心惊和委屈的中秋,因为往年中秋皇帝给官员送的都是月饼和花灯,今年宫里送出来的却是月饼和一本书。

  不仅京城的官员都收到了这本书,就是地方官也都收到了。

  云璐书局才印的一千册书籍还未摆出去就先低价卖给了朝廷。

  跟朝廷做生意很少有亏本的,云璐书局自然也一样,定价虽然少了,但他们一口气卖了这么多依然赚了不少。

  依然还是亏本状态,但好歹有了收入,书局的工人们精神一振,纷纷投入到新书的印刷中。

  黎宝璐刚刚把半白话版的《琼州记事》交给他们,他们要印刷起来,在封面上标注繁版两字以作区分。

  云璐书局的人高兴,黎宝璐回收了一笔钱也高兴,朝中的官员却有些心塞,有的人翻到书里各犯官的下场更是心惊胆战起来。

  想到最近宫中的风声和将要来到的中秋,众官员们都有些心惊起来。

  难道陛下大安,要重掌朝政,更加严肃的整顿吏治不成?

  而没等他们思索明白,中秋佳节便来到了,宫中要大办宫宴,赴宴的标准放宽到四品,每个官员都可带两个家眷入场。

  虽然皇宫没给出具体指令,但大家都知道皇宫是要给二皇子相看了。

  不少官员都心动起来,带上自家适龄的女儿或孙女去参加。

  ☆、565.第565章 谈话

  慈宁宫的宫女守在宫门口,才看到白一堂携着秦文茵进宫门便连忙迎上去,屈膝行礼道:“奴婢见过白大侠,秦夫人,顾大人和顾太太。”

  四人忙回礼,避让到路旁容后面的人先过去。

  宫女屈膝笑道:“太后一早就念着顾小姐了,所以让奴婢在宫门口候着,说秦夫人和顾太太一来便引到后面宫里去,这离开宴还有好一会儿呢,等开始了再去也不迟。”

  说罢引着俩人去坐放在一旁的软轿。

  宫女见俩人迟疑,她便笑着解释道:“太后体恤,各府的老夫人今年都是乘软轿入宫的,夫人体弱,太太又带着孩子,这软轿可是太后一早吩咐下来的。”

  宫女软声道:“夫人和太太可别让我们为难才好。”

  秦文茵和黎宝璐坐着软轿去慈宁宫,至于白一堂和顾景云,他们自然是该走走,该去哪儿去哪儿。

  黎宝璐抱着转着脑袋四处张望的安安上轿,中秋宫宴,黎宝璐本来不想进宫的,但太后提前派了人来传话,她想见见安安和秦文茵。

  顾景云猜出了些,和黎宝璐一说,他们便穿戴一新的进宫来了。

  慈宁宫里很安静,和宫前的热闹全然不一样,宫女低声解释道:“客人都在皇后宫中呢。”

  这样的提点本不必要,但宫女还是提了,她知道这两位客人与别人不一样。

  不然太后不会特意见她们,要知道这半年来太后已经不见人了,连与太后同龄的老夫人进宫请安她都没见。

  宫女毕恭毕敬的领着俩人进入慈宁宫,然后便停在了门外,里面自有人带她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