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红着脸道:“公婆说算我们的,到时候茶肆交给我们打理,亏了我们自己承担,要是挣了钱只要按照惯例上交三成就行。搭棚子的活儿自家人就能做,只是我们要出伐木的钱,还有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都要自己买……”
曲维贞微微一笑,点头道:“你们没分家,按理是不该有私产的,你公婆好说话,大姐也该孝顺才是,以后挣了钱除了上交的三成外,时不时的也给家里买些肉回去,或是给公婆买些东西孝敬孝敬,只是买的时候别忘了你大嫂,也给她捎带些。”
曲招娣愣愣的点头。
“这些事可以和姐夫商量着来,也可以让姐夫去送,儿媳妇送的东西是好,但却没有儿子送的贴心,不过东西得你亲自选才行……”曲维贞教着她婆媳相处之道,等饭菜做好她才停下嘴巴。
刘二郎一直留到下午才带着招娣回去,而茶肆也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
打下木桩,在上面铺上茅草就行,剩下的就是准备东西了。
刘家显然是为了让曲静翕安心,从曲招娣那里拿了钱就特别迅速的置办好一切,等镖局的人如约来接他们时,茶肆已经正式开张了。
曲维贞和曲静翕特别赶过去看了一眼,然后才与他们告别离开。
因为曲静翕走前留下话,曲父曲母虽然很想趁曲维贞不在给来娣定亲,但那天村长的话和曲静翕对几个姐姐的看重还是让曲父曲母犹豫了。
想想彩礼钱,又想想小宝的态度,最后曲父还是什么都没做。曲静翕也的确遵守承诺,从那一年开始便每年都回去过年,当年便给来娣定了一门亲事,第二年回去过年时才让她出嫁。
来娣的陪嫁同样不少,此时曲父曲母也反应过来了,钱并不是小宝借的,而就是他们姐弟二人攒的,而且钱还握在盼娣的手里。
他们觉得小宝是被盼娣控制住了,因此说什么也不愿意带娣去京城念书,而是扣下她用来约束盼娣。
曲维贞和曲静翕呕得半死,偏怎么解释都没用,曲父曲母显然认定小宝被盼娣教歪了,不然就是被盼娣控制着。
曲静翕咬了牙,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回到京城,顾景云看着他,开始增加他功课的难度,道:“明年你可以下场了。”人只有有了能力才有话语权。
再回去过年时他便没有再回京,而是留在家里复习功课,等待开春后的县试。
曲静翕一路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成功在六月份成为一名光荣的秀才公。
成绩正好进入前三甲,因他年纪小,很是热闹了一番,但要说轰动倒不至于。
因为他正好属于汝宁府,而汝宁府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秦氏的人聪明,每十几年就会出一个会读书的天才人物,区别只在于人家愿不愿意出仕为官罢了。
曲静翕出名,一是他是寒门学子,能够小小年纪考中秀才实属难得;二则是他是顾景云的弟子,而顾景云不仅是太子的老师,还是汝宁秦氏的外甥。
在这汝宁,秦氏外甥弟子的身份显然更受欢迎些,至少曲静翕考中以后就一连接到秦氏的请帖,他挑着重要的去拜见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回京。
曲父曲母很是出了一场大风头,心里高兴得很,曲静翕便趁此机会和父母提出带带娣去京城的事。
曲父曲母的笑脸一下就僵住了,曲静翕就低声道:“爹,娘,四姐年纪不小了,让她跟我去京城学一段时间吧,待三姐毕业了,我们就在京城租个小院子住,到时候就可以接爹娘过去住了。”
“你先生负担你们姐弟已是大恩,再把你四姐带去像什么话?”
带娣紧张的眨着眼睛,攥着拳头看向弟弟。
曲静翕就笑道:“爹娘放心,云璐学院是有住宿的,到时候四姐可以住在学院里,而且没多久三姐就要毕业了,离我们搬出来住的日子也不长了。爹娘年纪都大了,儿子常年在外独留你们在家我也不放心,不如接了你们去同住,我也能尽尽孝心。”
曲父曲母犹豫起来,他们所担忧的不就是儿子跟他们离心,以后不养他们吗?
现在儿子愿意接他们去京城,他们自然是心动的。
想了想,最后曲父一咬牙道:“好,你带她走吧,只是过年的时候你得回来看看我们,然后接我们去京城……”
“爹娘放心,我一找到合适的院子就接你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