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云已经换了宽松的练武服等着他了,看见他便招手道:“过来,让宝璐教你练操,跳过后再去洗漱吃饭。”
赵宁一呆,还是放下书上前。
黎宝璐一连严肃的看着他道:“赵公子,你的身体很不好,乡试九天,你的身体已经做好被摧残的准备了吗?”
赵宁愣愣的摇头。
“那就让我来锻炼你吧。”
赵宁瞄了一眼一旁正面不改色跳五禽戏的顾景云,见他身子瘦弱却动作灵活,气不喘,色不变,便放松的点头,拍着胸脯道:“弟妹只管教我。”
快点教吧,教完了他好去读书。
赵宁信心满满,但不到半刻钟就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明明顾景云看上去比他还体弱,为什么他能跳两回五禽戏还面不改色,他却才学了一禽的动作就累得摊倒在地?
黎宝璐也没想到看上去健健康康的赵宁这么不经练,她满是庆幸的道:“幸亏提前练了,不然进了号房可怎么办啊?”
顾景云拿过汗巾擦了一把汗,晃悠过来的时候道:“欲速则不达。”
“对,对,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是别练了。赵宁眼巴巴的看着黎宝璐。
黎宝璐郑重的点头,“不错,所以我们今天早上先练到这里,中午和晚上再各来一次,我们不能加大强度,那就增加次数。”
赵宁闻言直接倒在地上不动了。
☆、138.第138章 嫉妒
赵宁的基础不算差,他是跟着他祖父启蒙的,而他祖父读了三十多年的书,虽然没能考取功名,但基础的东西还是不差的。
只是他们那地方秀才少,举人更少,赵宁直到十岁入学后才有一位秀才先生。
但那位秀才的学识有限,赵宁能阅读到的书籍也有限,所以他的学习深度被局限,自然难更进一步。
顾景云爱的是他的勤奋,虽然他认为天赋最重要,但如果没有天赋,自然需要勤奋去补。
而赵宁,恰好具有这个优点。
所以顾景云愿意用心去教他。
赵宁很着急看书,顾景云却没把书给他,而是随口问些他书本上的知识,见他问答有度便微微点头,但题目一往外扩张一点,他就需要思考,有的可以作答,有的则是直接摇头,再要深一点便满眼茫然,连题目的出处都不知道了。
赵宁满头大汗,他知道顾景云学识渊博,也知道他比自己厉害,却没想到会厉害成这样。
黎宝璐在一旁看了都替他着急。
顾景云沉默片刻,道:“以你现在的状况参加秋闱,取中的可能性只有五分,且名次不会多好。你若能静下心来与我学两个月,或许有七分的可能取中,但要想更进一步就难了。”
意思是他明年参加春闱多半不中。
赵宁却很高兴,“竟有七分吗,那就很好了。”
他祖父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中,所以他知道科举之难,而他的目标是三十岁之前考中秀才,四十岁之前考中举人,只要能在死前能考到进士他就很满足了。
顾景云&黎宝璐:……
所以你这一生都是为了考试而活着吗?
这一整天顾景云光给赵宁摸底了,一本书也没叫他看。
赵宁不看书心里总有点慌慌的,傍晚在黎宝璐的目光迫视下学完了一节五禽戏后便有些恹恹的站在一边。
顾景云和黎宝璐都不理他。
喜欢读书不算坏事,可要像他这样读书就是坏事了。
俩人带上恋恋不舍的赵宁出去散步,前面小夫妻俩肩并肩的走着,时不时的就街道两边摆卖的小东西发表看法,赵宁垂头丧气的跟在后面。
散步回到家正好吃晚饭,吃完晚饭一行人到后院消食。
顾景云便问赵宁,“《荀子?君道》中言: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盐课之税尤甚,于你之见该如何防盐道贪酷,以利于民?”
赵宁一愣,问道:“这是哪位先生出的策论题吗?”
“不是,是我考你的,你心里如何想的便如何说,不用怕我将你试卷打回。”
赵宁微微抿嘴,犹豫不决的道:“这道题目也太尖锐了……”
“哪年乡试与会试之题不尖锐?废话少说,快答!”顾景云不耐烦的道。
赵宁就磕磕巴巴的道:“应,应当加强监察,可在两江,两湖地区多设巡盐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