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作者:郁雨竹(373)

2018-05-24 郁雨竹

  且御前行走不是每一届都补充的,而补充最多也不过三两人,比进入翰林还难。

  若入不了翰林,也谋不到御前行走的缺,那最好便去六部任给事中。

  给事中只是七品文官,但负责的却是整理筛选地方呈上来的各部公文及奏折,以及检查上面批阅下来的公文及奏折,将它们抄录后归档,再发下。

  这个官职官位很低,却是掌握实权的,而且消息之灵通,权势之大不下于地方三品官吏。

  翰林院里出来的翰林大多会降品从这个官职做起,等熟悉本部事务后便得升迁。

  郑家和施家人脉权势都不少,只要他们俩人足够争气,殿试后的名次能考前一些,即便不能入翰林也能谋到六部给事中的官职。

  所以他们并不急着参考,考出一个好的名次可以让他们少走十年的弯路。

  他们的目标是封侯拜相,自然要把基底打得漂亮些,但赵宁不一样,他此生最大的理想也就是考中进士,光宗耀祖了。

  至于考中后当不当官,当什么官他却不多在意,所以他是逢场必下,哪怕考不中,积累经验也好呀。

  他与顾景云结识后才知他志向之远大,计划之周密超出他所想,本来还以为他是个例,但此时再看郑旭及施玮俩人,这才发现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计划,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清晰得很。

  赵宁愣怔在当场,暗道:我以前之所以将考中进士当做毕生所愿,是因我想要考中进士实在是太难,可如今我认识了顾兄弟,路越走越宽,考中进士也非不可能之事。那我是不是该想想考中进士后该做些什么?

  赵宁拢着眉头愣在原地,黎宝璐见他不动,不由停下问道:“你想什么呢?”

  “弟妹,依你说我考中进士后该做什么?”

  “你们考科举不是为了做官吗?”

  “可我只会念书,不会做官呀。”

  郑旭听到他如此可爱的言论,不由笑道:“赵兄,我等也从未做过官,大家入官场后都是要学的,何苦烦恼。”

  顾景云撩起眼皮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等你考中了可到国子监求学官,或考到翰林院里修书。”

  黎宝璐也觉得赵宁不适合当官,尤其是外放官。

  粗一接触,众人会觉得他很聪明精明,人脉广且八面玲珑,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他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朋友是因为这孩子太开朗乐观,而且人很宽厚,一般二般的亏吃了他也笑呵呵的。

  但他又不够“宽厚”,看到不平之事会不自量力的撸了袖子便上。

  比如之前广州乡试陷害案,那事分明与他无关,对方又是他惹不起的通判侄子,但他却跟着他们跑上跑小,一点也不害怕欧家记恨他。

  这次顾景云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要不是他们拦着,赵宁能撸了袖子加入到顾家的讨伐中,将对顾家的流言蜚语再推一个高潮。

  小小的赵家在顾家面前都不够一个手指头碾的,所以顾景云才提此意见。

  郑旭和施玮皆惊讶的看向顾景云,国子监的学官根本无权,只负责教导国子监的学子。

  说好听点是官,实际上就是教书先生,他怎么推荐自己的朋友去求这样的官?

  谁知赵宁想了想就很高兴的点头道:“这个不错,我喜欢。”

  又能继续读书,又能光宗耀祖,还能封妻荫子,嗯,他只要一当官就先给他娘请个诰命,也让他娘高兴高兴。

  郑旭和施玮见状叹息,还真是淡泊名利之人啊。对赵宁的好感又多了两分,拉着他一块儿谈天说地起来。

  赵宁阅历少,但这小半年来一直跟顾景云在一块儿,又从广州到京城,见识也不少,加上郑旭和施玮只说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三人一时说得热闹不已。

  到了护国寺山顶,顾景云就丢下他们,自己拉了黎宝璐找了张石桌石椅坐下,让顺心把他们的棋盘拿出来下棋。

  今天他们就是出来玩的,自然怎么舒心怎么来。

  等郑旭三人意犹未尽的住嘴时,顾景云和黎宝璐已经下第二盘了,三人上前观棋。

  施玮的棋艺在京中是有名的,只看了片刻便惊讶的看向黎宝璐。

  顾景云师承秦信芳,加上展露出来的才智,他的棋艺他自叹弗如也就罢了,没料到黎宝璐的棋艺也不差。

  郑旭在后面捅了捅施玮的腰身,低声问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