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在嫡支干活生命危险也不高呀,嫡支从不杀奴,奴仆犯了事,要不打几个板子,最惨的就是打了板子后送到官府判刑或是重新发卖出去。
但只要他们谨言慎行,日子平平安安的像以前一样富足根本没问题。
所以一得知老爷平反,表公子和表太太回乡打理老爷的产业,他们就跑来投奔了。
本来他们是想直接去秦家村的,结果他们连村口都不去,五人没办法,只能蹲在客栈附近或秦家村的主路口上等。
黎宝璐恩威并施的把五人安抚住后便柔声道:“官府已将舅舅的产业都还回来了,所缺奴仆甚众,我知道还有许多人想要回来,只是我们时间有限,不会在汝宁呆太久。舅舅怜惜你们,不忍你们投奔无路,所以夫君决定这三天都用来收拢旧人,若有心,能力不差且忠心耿耿我们都会用,但三天后还缺的位置我们便会从秦氏族中选人,或是再从外面买,到时候再来的人就只能跟着他们一起考核了。你们若还有认识的故旧便通知一下,他们若有意便在这三天之内来一趟吧。”
五人心中大喜,这是主家给他们开后门呢,意味着头三天来投奔的人只要不是太差都会留下。
五人立即跪下磕头告辞,去通知自己认识的人了。
五人走后没多久便陆续有人来投奔,而下午时达到一个高潮,几群人呼啦啦的朝客栈奔来,到客栈时便有序的排队,一进门便跪下磕头回禀自己的名字,曾在秦府的任职,擅长什么,这几年都在干什么,回秦府后想要干什么活儿。
紫萝和紫衫也都识字,黎宝璐便拿了两沓白纸让她们记录,又从人群中选了五个识字,且字还不错的,同样摆了桌子让他们统计。这样一来客栈便排了七队,来了多少人都很快登记在册。
黎宝璐便坐在另一边,将做好记录的人招到眼前细问一些事儿,并大致透露了一些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安排。
惶惶不安的旧仆们心中渐安,回答问题时也越来越进退有度。
袁善亭和苏安简便坐在二楼往下看,一开始他们还有些无聊,但现在满心只剩下钦叹。
就是一向冷脸的苏安简都忍不住道:“难怪世家可传承百年,甚至千年,普通百姓中百人都难有一人识字,可你看下面前来投奔的奴仆,十人中竟有六人认得字,这其中还包括那些女仆。”
“这位白大侠的徒弟也不简单,”袁善亭道:“那天看她的轻功显然已得白大侠真传,她这个年纪便是在大门大派中都非常出挑,谁练功不是恨不得把睡觉的时间都省出来?可看她今日所为,显然她要学的东西还不少,竟能把功夫也练得这么好。”
黎宝璐的年纪太小了,想要镇住一干奴仆本来就难,偏她还敢用埋在身边的探子和刚来投奔的旧仆,要紧的是大家还都听她的。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袁善亭自认手段高明了,但当年他刚接手新堂口时也没少跟属下暗斗。
光收服他们就费了好大劲儿。
黎宝璐这么优秀,他更想知道她是不是真的会出卖自己的师父了。
袁善亭不住的拿眼去瞧苏安简。
苏安简就道:“别看我,当时是你一力主张回去的,我不过是搭把手罢了,就是我不出手,有你和你那些属下在也能救下他们,与其说这救命之恩是我们俩的,不如说是你一人的,你要想问就问吧。”
苏安简顿了顿道:“不问我怕你憋死。”
作为好友,苏安简自然知道袁善亭之所以跑到问缘阁效命,与其说他是爱钱,不如说他享受追疑和收集信息的过程。
所以在这事上他不拦他。
袁善亭纠结了一晚上,最后在第二天黎宝璐再次来客栈时还是忍不住问了,“黎女侠,你告诉我你师父的下落吧,就当是还我的救命之恩了。”
☆、294.第294章 出卖
黎宝璐端起茶杯看向苏安简,苏安简淡然的道:“我这边由袁兄做主。”
意思是算还俩人的恩情。
黎宝璐这才抿了一口茶,点了点茶杯道:“袁大侠出自问缘阁,那便应该知道我凌天门是在蜀中吧?”
“不错,不过蜀中也很大,真正的凌天门在哪儿却无人得知,据闻马一鸿和苗菁菁都没进过凌天门,只有掌门和下一任掌门人才能进去。”
“不错,我凌天门向来随心自在,教徒在哪里教不行?并不拘泥于门内,所以我师伯和师姑还真不知凌天门的地址,”黎宝璐话锋一转道:“我师父从琼州离开前只给了我一封报平安的信,所以我还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不过不管他去哪儿,他一定会回凌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