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作者:郁雨竹(995)

2018-05-24 郁雨竹

  黎宝璐跑到书房里给他找来了不少机关方面的书籍,又结合她前世的一些见闻,历经三天,八次失败,总算是做出了可以从井里摇水的摇水机。

  出口处随意的用一根空竹插着,让摇起来的水从空竹中落下,本来应该用橡胶做的活塞顾景云用了牛皮代替,摇水所用的力气不大,只微微往下一按水就上来了,比用辘轳打水轻松得多,最关键的是不用把木桶往井里丢然后再取上来,井盖可以盖上,不必担心孩子再掉下去。

  而且因为摇水方便,就是三四岁的小孩都能做。

  顾景云将图纸画下,把各种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式也都记录下来交给白一堂,让他打井时给装上。

  白一堂很高兴,白百善和曹氏更加高兴,看着顾景云和黎宝璐一个劲儿的夸他们孝顺。

  为了他们竟然想出这一个东西来,这不是孝顺是什么?

  只可惜他们不能久留,只能再留一日便要离开了,因为他们还得赶去琼州呢。

  曹氏有些失望,白百善却习以为常,摸着胡子点头道:“也好,以后记得回来看我们两个老人就行,你们现在有事就先去忙吧,这儿还有你们师父呢。”

  白一堂打算在此停留得长一点,至少要把房子建好,把师父师娘安顿好再说。

  秦文茵一点意见也没有,其实她很喜欢这里,青竹掩映,风景秀美,还有那么多的藏书可供阅读,看得出凌天门的前掌门们很是文雅风趣,兴趣爱好也很多,这里瑶琴笛箫等各种乐器都不缺。

  秦文茵并不想离开。

  所以在顾景云和黎宝璐离开时,秦文茵便陪着曹氏说说话,给大家做些饭菜,陪着大宝玩一会儿,闲时则弹弹琴看看书,陪着白一堂到附近看山看水看美人。

  而白一堂则带着山下的佃户和村民们挖地基,买了砖头盖房子。

  为了不让师父他们种地时走远,便把他们屋前不远处的荒地平整出来给他们种粮食,还特别贴心的带着人沤肥养肥土地。

  为了让他们出行方便,他还得跟人打了石头回来修路,直接把路修到与官道接轨。

  而就在他忙活这些时,黎宝璐和顾景云已一路顺风的从长江水路接入京杭大运河,然后到了杭州,从杭州坐海船直达琼州,一共只用了十天路程。

  他们到达琼州时刚好是早上,码头上有许多苦力正等着搬货。

  黎宝璐请人帮忙将马车从船上拉下去,直接拉到了牛市买马套上。

  一行三人根本不停留,直接买了三笼包子就赶车往罪村去。

  黎宝璐靠在车壁上通过车窗看着街道上来往的热闹人群,怅然的道:“琼州好像越发繁华了。”

  顾景云也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嘴角微微翘起,他跟张一言一直有联系,自然知道这种变化的原因。

  麻的种植已经从罪村扩大到整个琼州,而且因为纺机不断改进,麻布的制造在一步步加快,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很快。

  现在琼州的麻布已经不止供应宝来号,其他商号也开始到琼州进货,商人多了,客栈食肆和杂货店便多,闲置的劳动力减少,哪怕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只要肯卖力气到了县城来便能找到活儿干,多少有些收入。

  而现在茶叶的种植还在试验阶段,不过从目前得到的数据来看效果还不错。

  一旦茶叶能够种植,炒制和出售,那琼州百姓又多了一项生活来源,于俩人来说,琼州才是他们生长的地方,算是第二家乡,所以他们希望它发展得更好。

  他们马车速度快,刚不过午时便到了五村,还未进村就有人飞奔回去报信,然后黎钧便带着人来迎接了。

  “竟比预计的还早两天,路上一定累坏了吧?”

  黎宝璐跳下马车,扫了一眼他身后的人,颔首道:“还好,都是坐船还算平稳。”

  黎钧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忙道:“这些都是村里的长辈们,你一定不认识了吧。”

  这些人都是五村的“老人”了,本以为他们这里的人一生,甚至子孙后代都要终老于此,谁料到黎家竟能平反而回。

  要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还有自知之明,知道黎家是真冤枉,所以还有平反的机会,而他们……

  以前看不到时最多也就在心里嫉妒一二,现在看到才深觉差距之大,连嫉妒之心都升不起了。

  只有黎钧时大家或许还会说两句酸话,现在见到顾景云和黎宝璐,大家便把多余的心思都收了起来,只敢露出恭敬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