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家后,尹氏也没脸提出让周氏把家中剩余的一千多两银子交给她。心道,有一百两是一百两,何况还有五百两?
田老汉与尹氏待人走后,立时就对这钱定下来一个章程。
别的不说,田叶姐弟三个人必须得每人留下一百两银子,往后不管婚姻嫁娶什么的就不用愁钱从哪儿来。
同是孙儿,老两口私心里也不希望别的人太寒碜,只能昧着良心把一百两留下来给其他房的孩子用。
这四百两大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用的。也绝对不让人知晓外。还剩的那一百两,少不得要拿出一些来安抚其他儿子。
在精打细算这一方面,尹氏一直做的很好。如今从其他人的反应来看,除了说几句小心眼的酸话外,他们也没起什么不好的心思。
掰掰扯扯,尹氏那一百两银子现在还剩下不少呢。
田老汉与尹氏心里的算盘,就是田老三和媳妇周氏都不知晓。当时也说了,钱给了父母,就随他们怎么花了。
买了山后,周氏算了下目前还能有两千多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款!以前连做梦也不敢想的数额。婆婆只以为她不知道打算呢,周氏把两千整数存起来,留着给孩子们将来用。而她只敢花零头,未来几年只需好生计算,零头也能够一家子生活。
深知果园几年都不会有收成,田老三与周氏亦是算了又算,才做出这个看起来颇为草率的决定。
三房
田老三脱掉蓑衣斗笠,见了摆在院子里的果树苗,便对周氏道:“明早就不去田里了,我把爹送来的苗先种下去。”
“急什么?这天气放几天没啥子。”周氏道,略停顿,忧心忡忡的说:“你去跟爹娘说清楚,让他们别在这时候上山了。”
若是种完,少不得公爹又急着挖了,还不如放几天呢。
唉……田老汉那就是个执拗的性子,怎么说也不听。
田筝见父母犯难,她自己深有同感,除了这个,对于果园的管理,她是一窍不通,可是用脑子想想也得知果苗品种该统一吖。
不然,就光拿桃树来说,一种水蜜桃,一种毛桃,怎么卖?
爷爷与爹娘哪里晓得这些,以为只把山种满就行呢。
作者有话要说:匆匆忙忙把想说的话写在下面,可能有点多,大家有耐心就看看哦╭(╯3╰)╮
1、关于500两的问题,一直在考虑怎么改合理,这两天光纠结这个事了。写这个文时,查了下香皂在古代是一种有钱人用的东西,所以当初定价一两一块,后来听了大家意见改为半两,但即便是半两也很容易迅速积攒钱,那把方法卖出去时只好定了两千两。若是改的话,势必把之前的定价都改一下,因为我申了榜单,**也是不允许在榜期间修文的。
说到底还是我开文之初对银钱没有规划好,没有清楚的认识,才导致如今进退维谷的局面。(前面提过肥肉28文一斤,而香皂500文一块真算不上太高。问题是一开始没把物价定制好造成的)
写父母该怎样把钱拿出来用时,我的思维钻了牛角尖,想不到更好办法,才用了花钱了事这种昏招,所以蠢作者一直都表示过自己智商一般般~~~(>_<)~~~~
我本来想把自己不擅长的问题三言两语避免掉,可是木有想到还得继续钻在这不擅长的问题上。肿么办?肿么办?我智埂了……
假如家里有将近三千两银子,但只给100两父母,貌似太吝啬了是嘛?
那500两思来想去,还是不改了。今天就特意把爷爷奶奶提出来,说说钱的打算,亲亲们看看行不?
2、那蠢作者就继续解释一下父母不跟田筝商量就把钱给了爷奶的问题。首先主角现在8岁,在父母眼中只是个孩子,所以她不具有跟他们商量事情的必要,钱在父母手中,要怎么处理,拿多拿少父母很自然不会特意问主角意见。但要卖掉香皂方法,关系到主角时,父母认为该征询一下主角意见,这才会找主角商量。
这件事是特例,父母取了个自家能承受的数值,他们也只想家和万事兴算了,若是其他叔伯欺负上来,父母真不会当软包子啊。我只是想把父母的缺点也露出来
3、再说个悲愤例子,我十三岁之前,我父母都认为我没有处理金钱的能力。每年长辈给的红包全被我娘收去了,然后那些钱就没有然后了……
小时我父母每次做关于我的决定,他们都是做完才告诉我,总之我家父母有点霸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