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的礼物是已经让人送去延禧宫了,就是玉瓶担心自己当时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应该表现得更亲热一点?让人感受到贵妃对静太妃和胤祁的关心?
“用不着。”李薇想要是皇后怎么做,她也要跟她比着做,那不成打擂台了吗?
晚上,四爷回来时拿了一本折子,用过晚膳就在那里看。李薇让人把弘昤抱走,免得他扑上去把他阿玛的折子撕了就毁了。
其实四爷拿回来的折子就不会是太重要的,要紧的事他不办完是不可能离开前殿的,今天回来的这么早(九点四十)就说明他的心qíng不错,朝中没有找事的,说不定还有好事。
考虑到他昨天在奉先殿跪了一夜,今天中午又没有回来补觉。所以在他泡脚的时候,她就故意把地点选在寝室的chuáng上,等泡完脚上chuáng裹着被子,一会儿就该有睡意了吧?
他靠在迎枕上拿着毛笔在折子上犹豫的点来点去,墨汁滴到被子上星星点点的。她一看就知道等会儿睡觉时肯定要再换一chuáng被子。
“你觉得这个字怎么样?”二十分钟后,他把折子递给她看。上面是大概一百来个字,折子下面有钦天监和翰林院的官员署名,表示这是他们递上来的。
四爷圈的是个‘允’字。
“好。”李薇在没有想清楚之前就先夸。
幸好四爷也没有在意,点头道:“朕也觉得好。”
他把折子放下才发现被子上滴了墨,眉头顿时就皱起来了。于是两人下chuáng换到榻上,喊人来再抱一chuáng被子。
四爷道:“十三上了道折子,请旨改诸兄弟的胤字。”说这个的时候,他显得有点高兴和得意。
李薇顺毛道:“十三爷真是忠心,这事也就他想在前头了。”
四爷欣慰的叹了口气,点头笑道:“不愧朕封他为怡亲王,兄弟中间确实应该拔出一个领头的。有十三带着,朕只盼其他的兄弟们都能早些懂事吧。”
让十三爷当领头的?他的年纪能服众吗?
李薇总觉得不可能太顺利,但显然四爷已经决定由十三来领头,那就会排除万难的达到这一目标。他不会退步再先第二个,十三也不可能往后缩。他可是好不容易才从谷底爬起来的。
易名之事在颁金节前就达成了,送到翊坤宫的礼物上配的礼单具名就都是五贝勒允祺,七贝勒允佑了。
颁金节终于到了。
半夜三点,李薇就不得不起来了。翊坤宫里也是乱糟糟的,她昨天晚上是特意搬回来住,就是希望早上能轻松点。
可这里到底不是东小院或圆明园了。
“去看看弘昐他们走了没有?”梳好头也不忙着穿吉服,她先捧着一碗还有点烫的清炖牛ròu吃,玉瓶在一旁看她吃完一块就给她的小碗里再添一块,免得太烫吃不及。
赵全保在阿哥所等着弘昐他们都走了之后才回来,听他说完她松了口气。
“再去西三所看看。”她道,一边放下碗,漱口过后站直了让玉瓶等人侍候她换上吉服。
玉盏从西三所回来后,她才算是没心事了,换上吉服到外面乘上肩舆,准备往宁寿宫去。结果刚刚坐上肩舆,张起麟匆匆过来,李薇坐在上头看到他就要下来,他跑过来摆手道:“贵主儿坐着就好。万岁只是叫奴才来看贵主儿走了没。奴才还要回去复命,奴才告退。”
他气都没喘均就又回去了,李薇才听到‘升舆,起驾’的声音,玉瓶凑过来小声说:“主子,汪贵人在后头呢。”
李薇惊讶的一扭头,果然看到汪氏就跟在肩舆后不远处,见她看过来还欣喜的蹲了个深福。
舆驾此时已经在缓缓向前走了,李薇没办法的悄悄跟跟在舆轿旁的玉瓶:“这是怎么回事?她什么时候来的?”
玉瓶也觉得这是她的失职,忙说:“一早就来了,说要给您请安,侍候您,叫玉盏给拦了,说不必。玉盏是看着她走了的,大概是没走远,一直在等着呢。”
李薇也拿汪氏这种执着劲没办法:“算了,今天早上你们也忙,顾不上也不奇怪。”
顶着星星月亮赶到宁寿宫,太皇太后和太后都还没出来。宁寿宫外已经停着不少人了。玉瓶早就让人看过了,此时跟她道:“皇后早您一刻到的,已经进宁寿宫了。”
李薇也赶紧下轿进去,汪氏此时过来福道:“娘娘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