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作者:多木木多(1165)

  跟着苏培盛拐到他这里来了,对他一揖:“九爷,请随奴才过来。”

  九爷稀里糊涂的就告退了,心道这到底是在卖什么哑谜?

  结果进屋看到屏风边一下子弹起来的端恪,一下子连舌头都找不着了。父女二人面面相觑。

  苏培盛道:“奴才告退,九贝子。”

  九爷半天才找回舌头:“哦,那你去吧。等等,”他在身上摸了半天才扯下腰间的玉佩扔给苏培盛,这时才算慢慢镇定下来。

  端恪比他回神还早,指着面前的座儿说:“您……您坐。”

  九爷如一桶冰水浇下,又不知所措的纠结了会儿才迟疑的坐下。

  对面是他的亲闺女,可现在他还要给她行礼。

  ——皇上果然没安好心!

  九洲清晏前头,四爷让人把李薇领进来了,两人正对坐着吃今年的荔枝。

  四爷笑道:“这下,老九该不会再说朕的坏话了吧。省得给他个贝子就嘀嘀咕咕的。一口气把什么都给他们了,更该不给朕gān活了。”

  李薇剥了一个塞他嘴里,笑道:“是,您说得对”


360、公主与阿哥

  这次出宫避暑,太后这边是打着侍奉太皇太后的旗号,就带了一个成太妃,剩下东六宫的太妃们一个都没带出来。

  畅chūn园大啊,康熙爷建的园子,还没少住,又大又漂亮。

  四爷每天都要去畅chūn园请安,李薇自然也要带着孩子一起过去。头回进畅chūn园真让她叹为观止。比起来圆明园嘛,是小气了那么一点点。

  圆明园如果是六寸的批萨,畅chūn园就是十二寸的,还放了双倍的芝士。

  空间越大,人就感觉越好,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给人震撼感。她第一次去圆明园时就被震了一回,畅chūn园在圆明园的基础上震了她第二回。

  别的不说,从大门口进去坐上肩舆又走了一刻钟才到太皇太后住的凝chūn堂。

  去过几次后,她发现不管是太皇太后还是太后,全都住得乐不思蜀了。

  不过细想想也能理解,宁寿宫就那么丁点大的地方,只有别人来找她们串门的,没有她们去别的宫里找人串门的——尊不下卑嘛。

  要是感qíng好倒算了,太皇太后和太后都在宫里住了一辈子了,感qíng好的都主动来找她们了,还有跟她们住到一起的,比如宣太妃。不用出门就能见面,串门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所以,太皇太后和太后才是真正的可怜人,除了巴掌大的御花园就是宁寿宫。

  这么一来,畅chūn园就真是天堂了。

  四爷本人是很希望她们在畅chūn园住得开心,不要急着回宫的。李薇能猜到一点点他的心思,大概就是觉得把两位长辈扔在宫里,自己在圆明园避暑很不合适。既然长辈们在外面,那他当然也要在外面陪着啦。

  其实没人管他这个,可他就是觉得这样才名正言顺。

  端仪几个也到畅chūn园来了,四爷想让她们跟着太皇太后住一阵子。

  李薇跟几位公主明里说是让她们陪伴太皇太后,底下大家都清楚,是想让她们提前去适应下蒙古那边的风俗。太皇太后那边是一水的蒙古风格,来往的宫女,侍候的嬷嬷当着太皇太后的面说的都蒙语,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也几乎全是蒙古传统。

  端仪她们在宫里虽然跟着嬷嬷们学蒙语,但亲身感受下会更直观。

  头几次是李薇陪着她们过去,后来就让她们自己去的,偶尔也会住下两三天的。

  教引嬷嬷们回话时都说公主们都很认真的学,没有一个叫苦的。

  “嬷嬷们多照顾些公主。”满人厚待奶母,这个习惯也是由康熙爷发扬光大的。宫里侍候的小主子们没了,奶娘们可以得到小主子的遗物。康熙爷那会儿还有奶娘怠慢公主的活例子,真是叫人瞠目结舌。

  李薇就想丑话说到头里,因为这些教引嬷嬷日后都要跟着端仪出嫁的。

  “公主好,你们才好,一家子都有好日子过。”她扫过底下站着的四个嬷嬷,这几个都是公主那一群嬷嬷里领头的。

  “公主若有个三长两短,你们一个都好不了。”李薇斩钉截铁的说。

  嬷嬷们扑通扑通都跪下了,争着抢着表忠心,都说会一心一意侍候公主,还有的说如果公主没了,她们当时就一头碰死。

  这是拿话在噎她。怪不得都说奴大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