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时就没了话说。
大家安安静静的走着,夜色中的园子也是美丽的。灯笼下的糙木绿得像碧玉,带有梦境般的美感。
他道:“十三那边,太医怎么说?”
十三爷搬出园子后,太医都是她叫人去的。所以太医的折子也都是递到她这里来。
“挺好的。就是还要慢慢补养。”十三爷是数病齐发才一时显得严重了。在园子里时感冒和中暑都好了。
四爷嗯了声,点头:“那就让十三好好养着。”
——他指的不会是九门提督不让十三爷gān了吧?
四爷这句话让她脑补了两天,跟着就发现这跟她有个P的关系?十三爷当九门提督对她也没好处,不当九门提督,对她也没坏处。
她决定还是按四爷的话来理解,这就传话让太医好好的给十三爷医治,再让人送了一批药材过去。
☆、第495章
送走园子里的太监,十三爷靠在chuáng头,让人把弘暾喊来了。
他披衣起身,弘暾进来时就看到阿玛正在磨墨。
十三抬起头,看到他就笑着叫他过来,指着砚台道:“你来磨吧。”
弘暾肃手道:“是。”说罢规规矩矩的上前来,一语不发,眼睛也不敢乱瞟乱看,挽起袖子开始认真的磨墨。
弘暾出生时,他和兆佳氏的感qíng已经好了。弘暾是他们一起期盼而来的儿子,也是十三寄于厚望的儿子。
当时他正被皇父厌弃,府里上下都死气沉沉的。就连他自己都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再翻身了。
弘暾之前已经有了弘昌,而且当时他和兆佳氏商量过,都认为弘昌身为长子,这个府日后还是应该jiāo给他。
兆佳氏经过那段时间后已经有些心灰意懒,只求家小平安无事。她道:“我不想让儿子去争什么。弘昌现在看着懂事又机灵,等他种过痘,就给他额娘请封为侧福晋吧。”
他当时想的是,他成了这样,接下这个府到底是福是祸还不好说。兆佳氏这样说是她大度,既避免了府里再因嫡长之争起争执,也免得他们几个兄弟离心。
何况虽然他厌恶瓜尔佳氏,弘昌却是他的亲生儿子。
弘暾是他亲手养大的。当时他受了那次磨难,深深觉得做人还是规矩些得好。最好不要有一丝一毫的骄横之心。自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岂知在旁人眼里说不定只是一根糙芥。
所以弘暾就被教成了这个木头xing子。
而弘昌却正好相反。大概是瓜尔佳氏知道她的后半辈子都系在这个儿子身上了,而弘昌从小看到的就是兆佳氏生下的一个个弟弟们。所以他也是一心一意要上进的。
十三爷一直只以为弘昌是心xing坚毅,为人也有想法。何况他们兄弟从来没闹过意气,相处的还相当不错。他……就从来没想到弘昌会闯下如此大祸……
说到底还是他这个当阿玛的不好。
弘昌的qiáng硬,弘暾的懦弱都是他的责任。是他没有教好他们。没有让弘昌明白野心从来跟风险绑在一起,一个不慎就是泼天大祸。
而且经过这次的事他也发现了,弘昌没有足够的仁心。他并不在乎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会给这个家带来什么灾难,如果当时他有一丁点的顾忌,他就绝不敢把人放进乾清宫!
弘暾磨好墨就站在一旁,十三写完请罪告病的折子后放在一旁晾gān,把这个儿子叫过来说话。
弘昌他是不敢指望了,这个府日后也不能jiāo给他。
弘暾被他教得有些过于听话了,十三本来还觉得他有些太胆小了,但现在经过弘昌的事后,他反而认为弘暾这样正好。
当皇上的臣子,本来就不需要多大的胆子。
折子晾gān后,十三把折子jiāo给弘暾,“你把这个送到园子里去吧。”
他写折子时弘暾都看到了,此时迟疑了下还是问道:“阿玛,您的身体还没好吗?”
十三笑着摇了摇头,点了他一句:“我最近还是先歇一歇的好。”
弘暾揣上折子出去的一路上还在想。他此时还不能这就走,还要回屋准备下,jiāo待府里备马,喊上他的随从和侍卫。
还要跟他的福晋说一声。
这一耽误等到出发时就已经是中午了。弘暾看了眼天色,上马道:“走吧。路上快点儿。”
此时在府里,弘昌还是只能趴着用饭。面前的膳桌上是一碗稀粥和两碟小菜,他行动不方便,由一边的小太监侍候他用。
他木然的一口口吃着,用完漱口。一个站在旁边的太监上前拿了漱口水侍候,弘昌把水吐到小盂里,抹了嘴道:“弘暾是从阿玛的书房里出来的?阿玛留了他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