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郡王虽然看得清楚,可也知道跟太子的仇是已经结下了。他再说无意,这几年追着太子打压的人是他,是他背后的明相。就算他现在跑去跟太子说一切与他无关,太子就真会信他?
所以,他才jiāo待弘昱到了上书房,要自觉排在弘晰后头。
退一步说,他日后被登基的太子清算时,还能保下弘昱这根苗。进一步说,他真有那一天,此时低头的弘昱也不算吃亏。
前程jiāo给他这个当阿玛的去挣,是好是歹都是他一肩担了。好了,全家跟着他jī犬升天,歹了,他一个人去掉脑袋。
四爷这里,也是决定让弘晖去。不说弘昐还差一岁,就是明年他满六岁了,四爷也是打算留他在家里亲自教导的。
能去上书房念书,这是个身份的象征。是从此将弘晖和府里其他阿哥拉开距离必须走的一步。日后就算弘晖文武之上比不上兄弟,有进上书房这段经历跟着,他这世子位就稳如泰山。
因为诸府阿哥们都小,不可能再住在宫外日日天不亮就往宫里奔,到晚上再回来。所以皇上的意思是诸位进宫的小阿哥都在宫里住着。阿哥所那里没地方,所以gān脆都塞进了几位妃子的宫里。
惠、宜、荣、德四妃年龄都大了,绿头牌早就撤下来了。皇上不去,那里就没什么可避讳的地方。再说这次得皇上恩旨能进宫读书的几府小阿哥,几乎全都是四妃的亲孙子。
皇上也高兴,说就当这些孩子是替他们的阿玛给妃子们进孝了。
李薇听四爷说起时有点囧,这不会就是乾隆曾抚育宫中的真正原因吧……其实只是来上学而已。
福晋一边给弘晖准备进宫的东西,一边细细jiāo待他,到了永和宫要对德妃娘娘恭敬,要孝顺。
“在上书房里,对待比你年长的堂兄,你要知道恭敬二字。特别是弘晰、弘晋和弘昱,他们两个是太子家的,一个是直郡王家的。虽然大家年龄都差不多,但论起爵位来,咱们府里是略逊一筹的,你要记得礼让。”
弘晖点头应下。
福晋接着说:“还有太子,那是半君,你待弘晰和弘晋要更小心些。”
“是,额娘。”弘晖道。
“上书房里还有比你年幼的小皇叔,虽然年纪小些,可他们的辈份高,你也要记得尊重长辈。”
弘晖再次点头。福晋深深暗叹了口气,虽然能去上书房读书是件好事,可她总是放心不下,就再叮嘱得再多也一样。
除了弘晖随身侍候的太监、奶嬷嬷等要跟着进去外,四爷还要给他挑几个哈哈珠子。这个就理所当然的从福晋娘家挑了,四爷亲自把乌拉那拉家这一辈的小男孩全都叫进府来,考了文的考武的,最后挑了四个。
这四个孩子直接就住进府里了,就在前院,跟弘晖的院子相临。
弘昐年纪虽小,但小孩子并不笨。本来他还觉得突然多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读书很高兴,但很快他发现,就像造化是弘晖的狗一样,这四个新来的小朋友也是弘晖的人。
从他懂事起,不管是四爷的潜移默化,还是李薇的暗中叮嘱,他很明白他和弘晖既是兄弟,又不是兄弟。是兄弟,是因为阿玛喜欢看他们兄弟qíng深。不是兄弟,是因为他和弘晖不是一个额娘所出。
弘晖的额娘是福晋,圣旨赐婚。他的额娘是侧福晋,有宠无身。
两个小男孩平日相处起来,偶尔会有那么一点小别扭的时候。弘晖退避,他也退避。在外人看来兄友弟恭,可他们两人都明白对方此时此刻的相让,并不是为了兄弟qíng谊,而是兄弟qíng‘面’。
弘晖为了福晋的脸面,不肯担欺凌幼弟的罪名。
他为了额娘,不肯做依宠仗势的弟弟。
所以这次发现这四人都是弘晖的人后,他只是在心里嘀咕了下就装得跟个没事人似的。
倒是四爷特意把他叫到面前解释,等明年他满六岁了,也给他选哈哈珠子。
弘昐问:“也是额娘家的人吗?”
四爷摇头笑着说:“你额娘家里没有跟你同龄的小孩子,阿玛另给你选人,肯定都是好的。”实在是李家现在还提不起来,弘昐是他的次子,凭良心说,他跟福晋就算日后再生育嫡出子嗣,要等那孩子长起来,辨出贤愚也要费些时日。
弘昐已经长成,种过痘,观他机灵懂事,可爱聪明,读书拉弓都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