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作者:多木木多(964)

  德妃的眼神带着埋怨和无奈,四爷难得看懂了,自觉给额娘找了麻烦。这几天就一直想找个地方先叫素素搬过去,抽空看了几天宫里的堪舆图,再寻陈福来问,唯有永寿宫最近,只是上次修葺是在康熙三十五年。

  他今天特意去永寿宫看了看,发现根本不能住人。

  李薇顿时就觉得她之前想的太yīn暗了,把德妃往坏处想了,怎么就不想想人家可能是为她好呢?

  四爷在她的头顶上叹气,两人一对视,都是一张发愁的脸。

  李薇想说我错了,开口:“爷……”

  四爷摇头轻叹,搂着她道:“朕给你挑了个离朕近点的宫,就是修一下才能住人。之前你还是先在这里委屈委屈吧?”

  “爷您开玩笑呢吧?”李薇还以为他生气了要把她扔出去,“能住得离您这么近怎么会委屈?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呢。”

  四爷一下子笑了,心想是啊反正不着急,马上给她许愿:“现在是事qíng太多,忙不过来,不过朕记着了,一腾出空来就把永寿宫给你修得漂漂亮亮的叫你搬进去。”

  原来是永寿宫,她每回去永和宫都要路过那里,感觉也不像很破的样子啊。

  她道:“万岁,您慢点修,修一辈子我也不急,正好能挨着您住一辈子,我求之不得。”

  四爷被这话逗得眉开眼笑,叹道:“知道你懂事,可朕也不能委屈了素素。这里你想来还能不让你来?只是地方太小了些。住不开。”

  没有住不开啊。

  算了,有时三观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他眼里这东西十间屋子,她和弘昤两个人叫‘住不开’……明明加奶娘、太监、宫女能住得很开好吗?

  四爷把永寿宫的堪舆图拿来,说这里要怎么修,那里要怎么修,等等。永寿宫是前明建的,风格就是明代的风格。他是很讲究这里外统一的风格的,所以想叫人给她打一套有前明风格的家具,里面的一桌一椅,一碗一盘,全都用前朝风格。

  看他这么自自然然的想给她修一个前朝风格的宫殿,李薇以为这就跟现代某人跟人说,我家有一套前清的紫檀家具,值老钱了!大概也是比较奢侈有品位的一种追求。

  跟反清复明不搭界。

  也有可能是管束的都是底下人,上头的皇上是不受限制的,至少四爷以前写诗也没说不敢用‘明’字。

  第两天后,德妃娘娘终于肯叫她过去说话了,从月华门出来路过永寿宫时,她还特意拐过去看了几眼。感觉:不如东小院。

  不过离养心殿是真的很近,四爷的意思是他不打算住乾清宫,日后就住养心殿了,连前头给心腹近臣准备的议政殿都定好了,就在养心殿前。住养心殿有个好处,离慈宁宫那边比较近。

  四爷现在去永和宫看德妃要绕远路,所以他都是先去奉先殿,跟着顺路就去永和宫了。等先帝入帝陵后,德妃再搬到慈宁宫,他去表孝心就更方便了。

  今天,他还叫她探探德妃的口风,能不能先搬到慈宁宫去?

  到了永和宫,她刚提起个话头,德妃就含笑拒绝了,还说他:“打小就是个心急的。你回去替我告诉他,就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小心再烫了嘴。”

  李薇居中传话十分胆颤啊。她回去后垂头给四爷学了,他果然被打击得不轻,转头就去前头对着顾俨等人撒气了,带着他们忙了一整夜都没回来。

  她早上起来时才知道,傅敏等人真的是天亮了才出宫的。

  四爷还是很体恤他们的,给他们在宫门口赐了宅子,就是为了让他们上下班方便。

  他就在这些人出宫后,去奉先殿哭过,见过德妃和太后,回来睡到中午,糙糙用过膳又去忙了,此时傅敏等人已经来上班了。

  他这么连轴转,叫李薇心惊胆颤。说句不客气的,这会儿他都是皇帝了,还急个什么?封建皇帝,最牛X的就是他了吧?

  可看他回来就累得不想说话,她也不知从何劝起。细想就是德妃那句话,他叫德妃现在往慈宁宫搬是有些心急了,毕竟他还没下旨呢,所以德妃那句话听着也没什么啊?

  至于他为什么不下旨,她知道一点。就是新帝登基的恩旨还没理清楚……他带着人就是在商量这个。

  到底有多少人需要被赏赐呢?她曾有幸看到过一本人名录,十页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名,而这不过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