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作者:多木木多(980)

  吃完这个包子,她就镇定多了,还好奇的跟四爷说起那贵妃的吉服是什么样的。

  四爷也轻松下来了,仔细想了想跟她说:“给你用的是金huáng的面,头冠东珠镶十二颗。”李薇还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不过他的意思是在对她好,所以吉服用金huáng色,东珠镶了十二颗。

  所以她就难掩忐忑的受着了。

  第二天,贵妃的吉服确实送来给她看了。四件粗看一模一样,细看仿佛都各有不同的。

  苏培盛特意陪着内务府的人进来,关于这个吉服他们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功要表。昨天见过万岁后,万岁挑出来一堆毛病,吓得他们回去生怕脖子上脑袋不保,今天见娘娘也是提着心的,特意走通了苏公公的门路,盼着他能在娘娘面前替他们美言几句。

  他们真的非常用心了,娘娘您明鉴啊。

  李薇刚开始是看稀罕,后来见这些人神qíng实在太吓人,看她就像在看炸药包绑架犯,就学德妃那样面上带笑,看着他们不停点头。

  虽然基本没听进去多少,但好歹一盏茶后,来人看着是放松些了。

  其中一个道:“娘娘要不要靠近瞧瞧?”

  她从善如流的向前倾身,那人赶紧叫人把吉服拿近。

  吉服是平放在一块木板上的,大概可以叫展板?刚才进来时是由两个小太监扶着立起来给她看,这会儿拿近就是平举着递到她眼前。

  吉服被小心翼翼的挂在上面,李薇伸手去摸,只觉得这衣服实在做的是jīng妙绝伦。旁边的那人说是找了一百几十个最好的江南绣娘连着忙了二十多天才做出来的。

  李薇绝对相信这个。因为四爷也说昨天送来给他过目的是十件,他从里头挑了四件‘还算能看得过去’的,叫他们再加紧修饰一番,不能误了封贵妃的吉日。

  至于被淘汰下来的,回去就立刻销毁了。

  一件贵妃的吉服就如此折腾人,万岁的龙袍只怕会比这更麻烦。

  李薇最后对做吉服的人说:“做得很好,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然后叫玉瓶赏他们。

  出来后,那人抹了把汗,对苏培盛说:“得亏您跟着来了,娘娘才这么好说话。”

  苏培盛亲热道:“客气什么?咱哥俩谁跟谁啊?”

  那人心道没那一万两银子,您这声哥们儿跟谁喊都不会冲我喊。

  贵妃吉服的事了解了,李薇却有三四天都回不了神,直到玉瓶提醒她那后宫的份例……她才险些惊跳起来!赶紧叫人把账册拿进来看,旁边还有四爷的批语和内务府的回条。

  比如住在延禧宫的庶妃石氏就需要重点对待,她的份例跟宜妃几人是一样的。十五和十六阿哥的生母庶妃王氏的份例也是妃的,除此之外,佟贵妃的份例照旧,但规制要高一等。

  就像那给人送月饼的,给自己家的用油纸一包,十块钱两斤。给领导的花五十块买一高档礼盒,月饼往里一装,给领导说这是二千买来的高级月饼,感受自然不同了。

  佟贵妃这个就是用皇贵妃的规制给贵妃的份例。

  只图一个面上好看。

  其他就全都照旧。

  李薇毕竟在四爷的后宫里混了十年,这份例发下去,估计最不好受的应该是宜妃、惠妃和荣妃。

  真正的受宠妃嫔都不靠份例过日子。就像李薇,她什么时候也没把每月的月银放在心上(她的月银到底多少来着?),她也不靠那个过日子。攒下来的除了拿去捐了的,都分给孩子们赌骰子玩去了。

  那是因为她吃喝穿用都是四爷的小灶。

  宜妃等也是一样啊。

  现在叫李薇一个月就指着那三五十两银子,要吃要喝要打赏,给孩子们开小灶,还要再走关系应酬亲戚朋友,最好还能再存下点私房……这可能吗?

  她会马上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李薇叹气摇头,有种她们的今日就是我的明天的感叹。然后把赵全保叫来,让他去东六宫发份例银子。

  倒不是说让他抬着银箱挨宫发钱,而是他去说一声这个月的份例已经核出来了,你们可以去领了。

  就跟会计通知一声钱发了,可以查工资了。大家再纷纷上银行看余额。

  赵全保临走前,她想了想还是jiāo待了他两句:“过去后姿态摆得低一些,就是听到几句不好听的也不许跟人家争辩。”

  从云端落到地上,十个人里总有那么一两个适应不良。人家不敢对着德妃、四爷和她撒气,总要允许人家冲赵全保他们这些下人发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