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有礼_作者:白孤生(163)

2018-05-10 白孤生 清穿

  还没等温凉走近,张渊连忙欠身说道,“温先生,贝勒爷嘱咐过,只要是您,书楼里的书都可以带走。”

  温凉摩挲着放在最上面的第一本书,这本显而易见是善本。珍贵异常。

  胤禛还挺信任他的。

  “绿意。”

  温凉扬声把楼下等候的绿意给叫上来了,然后张渊就见着一身月朗风清的温凉又扭头进了书海里,好半晌带着又一堆书出来。

  绿意笑着道,“先生,如此多,岂不容易因噎废食?”

  温凉慢吞吞地道,“不带白不带,免得浪费了爷的好意。”绿意忍不住又笑,她就知道会是这样。

  主仆两人一前一后从书楼里面出来的时候,出门就撞上了苏培盛,他见着温凉的模样就好似见到了救星,连忙说道,“先生,爷寻了您半日,还请您快快随奴才过去。”

  温凉掀了掀眼皮,看着胳膊里的书。苏培盛立刻领会到他的意思,扭头把身后两人小内侍给指挥来了,“你们两个帮着先生把东西送到小院去。”

  如此,温凉这才随着苏培盛过去外书房。

  温凉来到外书房后,方才发现邬思道也同样在此。胤禛坐于上首,见温凉入内,淡声道,“先生请坐。”

  温凉在他左侧下首坐下,抬眸便对上邬思道温和的双眼,他冲着温凉一笑,温凉也点了点头。

  原本温凉寻邬思道,并非要真的带他入京城,只想确保此人不会被其他人笼络走,毕竟按照系统的说法,一切皆有可能。不曾想到的是邬思道竟面临追杀,虽此刻安然入府,可详情如何,温凉并不知道。

  且寻到邬思道后,温凉这才发现他的想法有误。邬思道真正扬名是在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如今的邬思道仅是个屡试不中的先生,怪不得胤禛的态度如此平和。

  以日后论英雄,温凉在脑中的小本里写着,此等日后的事情切记不得妄为。

  邬思道心中有事,又不曾主动提及。以胤禛的做法,想必此刻私下必定有了行动。邬思道若是什么都不言,胤禛自不会信任……

  温凉心里对今日的会面有了猜测。

  邬思道柔和开口,“邬某屡试不中,本待以游幕为生。爷从何处听说邬某,邬某也很是好奇。只眼下邬某背负大事,若是被查探到邬某身处贝勒爷府上,恐对贝勒爷不利。”

  胤禛语调沉稳厚实,带着令人心安的沉重,一如既往地染着冰凉寒意,“既然投入爷麾下,自会有人处理。不必担忧。”

  邬思道淡笑摇头,手掌贴合着膝盖,看起来很是抱歉,“贝勒爷,当初邬某要求的条件,并非为了保全邬某性命,而是……”

  他些许沉默,许久后,又抬头言道,“邬某手中有着江南贪墨的账本。”

  此言一出,满室寂静。

  胤禛眉宇含着彻骨冰凉,“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他名义上至今仍是太子党,邬思道在胤禛面前提起此事究竟是愚蠢,还是不知死活?

  毕竟这江南,几近是太子的属地了。

  邬思道眉目清淡,轻笑起来,仿佛没有察觉到身上的压力,“贝勒爷,你我都是聪明人,太子爷究竟是怎样的人,您比邬某更加清楚。”

  随着邬思道的话语,他摩挲着习惯的手掌稍微用力,像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表现出难得的焦躁,“邬某在偶然间得到账本后,因友人泄密,最后遭受追杀。温兄的人马救下邬某那一次,其实不是山贼。”

  胤禛沉默,这一点,他的人早在回到京城后便和他禀报了,毕竟温凉是差遣的人,可胤禛才是他们的主子。温凉对此也知晓,从一开始就打着让胤禛查探的主意。

  只是温凉不曾想到,最后邬思道坦白的,竟然和胤礽有关。

  温凉不是历史学家,他能记住胤礽被废的时间就是极致,可他被废的原因却不甚清楚。如果这江南一事果真是确实存在的话,是否也可证明,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缘由?

  邬思道的声音还在继续,“江南的局势并不稳定,除开太子爷外,直郡王等人对此也是虎视眈眈,若贝勒爷有兴趣,当也可以在其中插上一脚。”

  温凉淡薄温凉的语调阻止了邬思道的话语,“邬先生有何想法,不若直说?”即便是邬思道,打着圈儿说话的方式也是温凉不喜欢的。

  邬思道微怔,随即淡笑出声,“先生说得有理,人在逆境弯折久了,连正常话都不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