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女穿男)_作者:从南而生(134)

2018-05-07 从南而生

  似是想到什么,突然自己就笑了出来,拉着叶信芳道:“我娘子还说,我们是要过一辈子的,不能计较得那么清楚,虽然现在用着她的嫁妆,等以后我出息了,像我这样有良知的人,肯定会数倍还给她,还是她赚大了。”

  叶信芳:……。

  能不能不要秀恩爱了,好烦。

  每当刘俊彦说起他娘子时,宋修之总是一副冷淡脸看着他,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叶信芳这一个听众了。

  “俊彦,临时抱佛脚也要抱一抱啊,万一没中,你还怎么赔嫁妆?”一开始叶信芳只觉得刘俊彦懂得感恩,听多了才发现这纯粹是个痴汉啊。

  在府学时,就见他隔几天一封家书寄回去,先前以为他是孝顺,现在想想寄的是情书吧?

  “一想到娘子,我就想要出人头地,好好报答她。”刘俊彦一脸痴样。

  叶信芳叹了口气,孩子发痴老不好怎么办,主要是作业太少了,“出题:欲败度格物者。”

  “前面出自《尚书》,后面出自《大学》!”刘俊彦挺直了胸脯,问道:“我说的对不对?”

  “不是问你从哪来,是让你写文章!一个时辰!”叶老师布置作业了。

  第61章 乡试(上)

  叶信芳有时候觉得安排考试的这帮人脑子里有坑。

  规矩是回回都在变化,上一次乡试不准带吃食,这一次又必须自备干粮,还不让带锅炉之类,笔墨纸砚全都自带。

  “打听清楚了,好像是巡抚大人的想法。”林云帆分享打听到的结果。

  这位巡抚大人并没有见过,但是上次缴纳房产契税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存在感很强,叶信芳不解,“他这是闹什么?”

  叶信芳心中想,是考生们交的伙食费让你不满意了吗?还是你家开了糕点铺子?明显是大家都好的事情啊,为什么不愿意。

  “这位章巡抚,曾经在徽省任职,徽省出过一起乡试舞弊案,就是由灶房的人主导的,故而此次不设灶房,一切自理。”林云帆想了想,补充道:“往常都是寅时开始入场,这次要检查的东西多,丑时进场。”

  寅时,凌晨三点。丑时,凌晨一点。

  “城中糕点铺子都涨价了,肉脯也涨价了。”林云帆说起这个就是一脸的气愤,他不是缺那一点钱,而是不愿意就这么被人宰。

  “只要能买到都好。”叶信芳如此说道,有些担忧考试之前众人疯抢买不到这种耐储存的食物。

  “肉脯先买着,糕点这些等到考试前两天再买。”刘俊彦说道。

  “炊饼可以请人帮忙烧,这个做起来简单。也可以买一些果脯之类的,重要的是要耐储存,瓜果之类能带进去吗?还有咸蛋?”叶信芳觉得自己太局限在糕点身上了。

  “我不吃咸蛋!”宋修之一脸嫌弃。

  叶信芳想到进考场时,食物被那些人捏来捏去,宋修之怕是会饿三天吧。

  初五的时候,为了早一点排队进场,许多人提前去考场外等候,而叶信芳一伙人,则是美滋滋的睡到天黑,吃饱喝足之后方才出发。

  整条街道上都是考生,将近五千秀才挤在这里,人山人海,叶信芳几人有所准备,带了小马扎坐着等候,要是站久了身体会疲惫。

  几个人也没有分开,围在一起还能说说话,互相出题作诗,算是考试前最后的练兵。

  八月的天,白天还能忍受,夜晚寒风一吹就有些冷了,但这里人实在太多了,挤在一起,风都吹不进来。

  子夜的时候,前方传来一阵骚动,据说是有人插队,两个考生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

  最后的结果是头破血流双双“化蝶”,考试之旅提前结束,相约医馆康复后一起再战。

  少了两个人,对于队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动,几乎没有往前挪动。

  等到寅时,钟楼上响起了云板的击打之声,一共三声。

  紧接着,叶信芳看见街道尽头的贡院,三扇大门齐开。

  队伍开始缓缓的行动起来。

  一直到凌晨四五点的样子,才排到他们这一行人,个个带的东西都极多。

  检查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苛,严防夹带,除了规定考生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另外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索性此时还是秋季,多穿几层单衣即可,不需要皮衣之类。又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