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女穿男)_作者:从南而生(147)

2018-05-07 从南而生

  “你推我干嘛?我还给了你吃的!”叶善安只觉得十分委屈。

  那小乞丐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竟是出人意外的凶狠,像是一只保护地盘的小兽。

  “善安少爷,您怎么坐在地上?”

  听到马车轱辘的滚动声,叶善安回头看见了赶车的李叔,赶忙爬起身往宅子里跑,大喊着:“七叔回来了!”

  叶信芳只身下车,宋修之早已与他分开,直接回青山县了。

  出来迎接他的不是妻子和老娘,而是一群莺莺燕燕。

  “举人老爷回来了!”有胆大的年轻妇人笑着说道。

  其余的姑娘比较害羞,偷偷摸摸的打量了一眼,就低下头去羞红了脸。

  乡试发榜之后,衙门有专人负责将此次科考情况通报下辖各府,故而叶信芳还没有回来,中举的消息便已经传回了西宁府。

  叶信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门,哪来这么多妹子?大的二十五六岁,小的还有五六岁的,清一色的姑娘家,恍惚间让人以为置身女儿国一般。

  “这是怎么了?”叶信芳压低声音问向叶善安。

  “都是二奶奶的弟子……”叶善安低声回道。

  这么多弟子,批发的?

  “我儿回来了,今天就先散了吧,明日早些来。”张氏跑出来,开始赶人。

  姑娘们纷纷开口,笑着道:“恭喜老夫人,他日怕是要做老封君享福了!我们怕是再也听不了您的教诲了!”

  张氏笑得红光满面,回道:“一群狭促鬼,我就是当了状元娘,也不会不教你们的!”

  叶信芳听着这话挑了挑眉,自家老娘这是在教育事业中找到了第二春?

  待众人散尽,只留下刘小花一个,张氏这才与叶信芳细细解释,原是家中琐事全都交由李婶和长生之后,张氏整天无所事事,在叶善安的一语提醒之下,杨慧便帮她想了个法子,招了一些小媳妇到家中,跟张氏学习刺绣,都是普通人家的女眷,张氏收一些拜师费,不解之处指点一二。

  许多姑娘学习刺绣,都是家中女性长辈代代相传下来,不过是粗浅的刺绣水平,不如张氏这般,张氏的母亲本就是绣娘出身,曾一个人撑起一家绣坊,张氏也称得上是家学渊源,本人也没有懈怠,曾靠刺绣置下了不少田地。

  许多媳妇得到指点之后,回去大力宣扬,一来二去的,张氏的名声竟然传了起来,拜师的人就更多了,大姑娘小媳妇纷纷趋之若鹜,待叶信芳中举的消息传回,张氏由“比绣娘更厉害的刺绣师傅”变成了“供出举人老爷的刺绣师傅”,不管是蹭喜气还是真心觉得能学到本事,上门学习的人更多了,张氏的名声就更大了。

  叶善安跟她学了这么久,进益飞速,张氏自得之余,也觉得有些寂寞。自从收了一大堆徒弟之后,张氏就觉得踏实了,便是张小梅上门恭维她,都觉得没有教徒弟更有意思了,靠儿子得来的恭维固然好听,但凭借一技之长获得他人真诚的赞美,这是张氏多年以来很少感受到的。

  “娘有没有想过,自己办一个绣坊?”叶信芳建议道,往常听她追忆曾经,就像是在描述一辈子少有的荣耀时刻,难得张氏有心,做儿子的自然应该鼎力支持。

  第68章 初心

  张氏整个人都愣住了,问道:“可你已经中举了,我如何能这么做?”

  叶信芳笑了起来,突然觉得这个便宜老娘还有几分可爱,“为什么你觉得,我中举了,您就不能办绣坊了?”

  “往常你爹在的时候,老是说什么商户低贱,这要是开了绣坊,万一被打入商籍,你这么辛苦考上举人,岂不是白费力气。”

  张氏就像在说一件平常的小事一般,叶信芳心间却像是滴入了一滴滚烫的水,没有什么时候如同此刻一般,深刻的体会到“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叶信芳也会觉得老娘在某些方面是个极品,比如爱银子、爱土地、爱炫耀,但是不能否认的,这是一位瑕不掩瑜的古代女性,重男轻女,却也能善待自己的女性晚辈,表面嫌弃养了闲人,却也从未缺过叶善安一口吃食。

  曾经的第一绣娘,为了子女,收敛自己的光华,成为一个没有名字的守护者。

  叶信芳站在局外,反而更加真切的看到了张氏的牺牲。

  “我费心考上举人,不就是希望你们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叶信芳笑着说道,“除非生意大到官府都管不住了,才会变成商籍,不过一个小小的绣坊,哪有那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