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女穿男)_作者:从南而生(223)

2018-05-07 从南而生

  孙茂行冷哼一声,“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听不到你说什么。”

  “晚辈不是威胁您老,但您应该知道,您若是多嘴,不会害自己,反而会害了旁人。”

  秦中羽话中的暗示如此明显,孙茂行岂能听不懂,虽然很不高兴,但依旧认同对方说的在理,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知道了,就你话多,老夫又不是傻子。”

  秦中羽一噎,他从前在翰林院任职,主持完琉省乡试之后,因功升调御史台,如今身上挂着的正职是正四品的御史台中丞,但除此之外,还挂着没有品级的“御前行走”的职位,这职位在前朝经常是额外的御前侍卫担任,而到了今朝,多半是皇帝喜爱的文臣担任。

  一个“御前行走”的名头,御史台便管不了秦中羽了,成天不见人影,御史台见皇帝不说话,便知晓应该是另有指派,对于这个成天摸鱼的中丞大人,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是调职到刑部,最后却兜兜转转在御史台官员手下做事,绕是叶信芳,也搞不懂这是什么操作了。

  “这是刑部?”叶信芳不解的问道,他是清楚秦中羽的官职的。

  秦中羽笑了笑,问道:“你这样子,看到孙老大人和本官,似乎很是失望的样子?”

  叶信芳自然不能承认内心的失望,转而笑着答道:“能跟两位大人共事,下官荣幸之至,岂会失望。”

  孙茂行挑了挑眉,不说话。

  而秦中羽却似是知道叶信芳心中所想,安抚道:“确实是刑部的调令,很快你就知道,本官可没有干什么私自截人的事情。”

  不涉及到孙茂行的时候,叶信芳觉得秦中羽还是个非常好脾气的人,恭敬的朝他行了一礼,问道:“不知二位大人,调下官前来,有何事吩咐?”

  孙茂行看了他一眼,开口道:“老夫现在可不是官,早就致仕了,本以为埋进土里了,还被人撬出来鞭尸。”

  秦中羽只觉得头又开始疼了,转而看向孙茂行道:“我的老大人,您不高兴归不高兴,哪有这般咒自己的。”

  “人上了年纪,每一步都是往土里走,老夫看得开,从没想着要长生不老。”孙茂行开口说道。

  叶信芳总觉得孙茂行的模样,似乎是意有所指一般。

  秦中羽听得心惊胆战,总觉得这位难缠的老人家下一刻就要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一般,面上却依旧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开口说道:“老大人,您可介意晚辈与余情直说?”

  孙茂行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直愣愣的道:“老夫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直说就是。”

  待叶信芳听完秦中羽调他过来的意图,整个人也不知道该搬出什么表情,虽然觉得儿戏,到底还是于他有利,当真拿出自制的纸笔,一副打算记录的模样。

  孙茂行见他如此配合,不住的点头,“这才是乖徒儿,可得将为师的英姿好好记录。”

  一行人当即前往刑部,刑部这边早就知道孙茂行要来,将材料档案之流全部整理妥当,尽管孙茂行此人一生都是跳脱模样,生命不止搞事不息,但这些小节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传奇。

  这位曾经的刑部尚书,虽然卸职多年,但仍旧影响了不少官员,孙茂行编写的《解冤录集》,被列为刑部官员必读书籍。

  许多刑部官员知晓今日孙茂行要来,办事都心不在焉的,时不时的往门口望去,生怕自己错过了时机。

  “孙侍郎,令尊还真是宝刀未老啊。”刑部尚书余靖笑着说道。

  孙仪清恭敬答道:“下官本奉命督查王府一案,奈何才疏学浅,拖累大人在御前受了苛责,心中十分愧疚。”

  虽然余靖私底下也嫌弃过孙仪清无用,但面上大家还是好同僚,劝解道:“王府一案,迷雾重重,即便是叫本官去查,也是毫无头绪,这次倒是借了孙大人的光,能看一次老大人办案,也算是三生有幸。”

  恰在此时,叶信芳一行抵达刑部。

  余靖亲自出门相迎,见到秦中羽愣了愣神,笑着道:“都是晚辈几人的不是,居然要劳烦老大人出山。”

  孙茂行看了孙仪清一眼,说道:“老夫的儿子给大人添了不少麻烦,儿子不中用,当老子的自然要帮他填补一二。”

  京中人本以为孙茂行早就因年老返乡,这次王府案出山,大家还很是震惊,没想到这位老大人竟然不声不响就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