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深犹豫,静等那三个阁老的反应。
杨勉在旁,张了张嘴,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其实派朱翊深带兵北上,的确是最佳的选择。只不过兵权这个东西,一旦放出去,就很难再收回来。晋王绝对有能力在北征的过程中,收尽人心。到时候,他就不仅仅是个闲散王爷,变成了手握重兵的功臣,这对于皇权是大大不利的。
可若为国家计,瓦剌挥兵南下,若没有得力之人守住北方的防线,很可能会重演北宋时期的靖康之变。两相比较,还是应该让晋王带兵。
苏濂和李士济则并没有杨勉顾虑得那么多。他们可以说是从小看着晋王长大的,最清楚他的能力。他从皇陵回来以后,一直赋闲在家,很少再参与政事。如今皇帝这样,太子又太过年轻,朝中总要有人能担起社稷的责任。
苏濂多少了解自己学生的性情,便说道:“王爷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先皇在世时就说过,王爷的能力可保江山永固。如今国难当头,王爷如何能袖手旁观?”
李士济立刻附和:“我等已经再三思量,朝中没有人比王爷更合适。”
朱正熙观朱翊深的神情,继续说道:“九叔新婚,可是放心不下王妃?你放心,在你离京的这段日子,我定会好好照顾晋王府,不让你有后顾之忧。九叔就答应我吧?除了你,我也无法放心交托兵权。”说到最后,他口气里已经有几分恳求。
朱翊深抱拳道:“太子可否容我思考几日?统兵是大事,臣不想草率决定。”
“自然,我给你半月时间。”朱正熙立刻点头道。
第64章
朱翊深从东宫中出来,负手走于宫殿之间狭长的甬道, 一言不发。前生他打的这场仗, 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那时他一心想要对父皇践诺,而没有想过皇权在上, 芸芸众生不过蝼蚁。以至于后来朱正熙因他功高震主, 一度想要除掉他。
今生他再度掌兵,就不会重新面临这样的局面?
朱正熙已经离皇位如此之近,真的能做到初心不变吗?朱翊深无法保证,他自己做了皇帝以后,也免不得猜忌和怀疑。那把龙椅是天下的至尊之位,人人觊觎。坐在上头的人, 很难放心。
春光明媚,天气晴朗。三月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不知哪宫的花园里头传来年轻女子嬉闹的声音。朱翊深跟着太监转过弯,忽然一个蒙着眼睛的少女从门内摸了出来, 一下子抓住他的手臂。
“抓到了!你是谁?”那姑娘高声问道。
朱翊深看着她片刻,微微皱起眉头, 将手臂抽出。
一大群宫女从门内追出来, 原本正嬉闹着, 看到朱翊深都吓坏了,纷纷跪下行礼。那姑娘摘下蒙眼的纱布, 抬头看到朱翊深, 连忙后退了两步。
“微儿, 你抓到谁了?”里头传来一个端庄的女声, 紧接着,朱翊深便看到苏皇后和女官也从门内出来了。
皇后看到朱翊深,也有些意外:“九弟如何在此处?”
朱翊深行了礼,说道:“太子殿下昭臣弟进宫议事,刚刚从东宫出来。”
苏皇后点头。这光景倒是许久未见,皇帝如今沉迷于炼丹,不太管政事了。由太子主政,才会重新启用朱翊深。她倒是听闻了一些鞑靼的事情,但因为后宫不能干政,知道得也不清楚。只招收让那少女到身边:“微儿,这是晋王,你小时候见过的。九弟,这是我最小的侄女,苏见微。”
朱翊深刚才就已经认出了苏见微,他前世的皇后。在他从川陕平乱回来之后,由老师做主,将这个最小的孙女嫁给他做正妃。苏家的姑娘,自小都受过绝好的教育。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情,几乎都无可挑剔。他跟苏见微之间,相敬如宾地做了十年夫妻,总还是有些恩情在的。
苏见微有些害羞,但还是大大方方地行礼:“民女见过晋王殿下。”
“苏姑娘不必多礼。”朱翊深淡淡地说道。前世夫妻,如今相见,也不过是如陌生人般生疏。似乎所有人的关系都改变了,只有他的那个小团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他。
等到朱翊深跟着太监走远了,苏见微还在望着他的背影。她幼年时候的确在家中见过这位晋王,因他是祖父的学生,那时出入似乎身后总簇拥着很多人,不似如今这般形单影只。当年,他好像还为她捡过一只落在树上的纸鸢,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