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品皇家媳_作者:悠然世(1143)

2018-05-06 悠然世

  不到正午,两人已到了扬州的西北城。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蜿蜒的瘦西湖如窈窕楚腰,盘桓在园林、桥梁间,两人登船赏湖景,半天下来,刚一登上岸,玩兴还没消,携手顺着五亭桥走了些路,还没来得及回到车子上,只听前方传来嘈杂声音,一群百姓打扮的人手里捏着粗瓦缸,在一座寺庙大门前排成一条歪歪扭扭的队。

  寺庙门口放着一条木头桌子,摆着大缸和米袋,缸里汩汩冒着热气,盛着热食,旁边搁着挖大米和舀热食的勺子。

  分发粮食的两名官员一过来,队伍便急切地嚷起来。

  这些百姓应该就是萧公堤附近城镇的灾民,看样子是因为家园被毁,无立足地,暂时迁到了扬州,每日便由扬州官府派粮。

  估计是为了精简集中,灾民全都聚在这处,队伍很长,两个分发粮食的官员忙不过来,突然一个饿慌了的人插队,夺走了本该前面人得的馒头,队伍一下子便乱了阵仗。

  “插什么队啊!赶着去投胎啊!你娘的!”

  “快点啊官老爷,家里还有八十岁老母等着吃呢!”

  “官老爷,草民举报!我前面的王二领了三次了!现在又在排队!草民一次还没领到呢!”

  ……

  吵着吵着,几个灾民也不知道怎的打了起来。

  两个官员扯着嗓子半天,又让衙役上前劝架,勉强才让灾民消停,队伍却仍是有些骚乱。

  夏侯世廷刚要揽她离开,云菀沁将他袖子一拉:“走,过去看看。”

  大事上周全了就行了,这些民间琐事哪里管得过来,夏侯世廷却并没阻止她凑热闹的心,她也难得凑一趟热闹,顺从一下又何妨,只轻笑:“你去了能帮什么忙?”

  “三爷忘记我在晏阳也赈灾派粮过的么?”云菀沁已经将他拉了过去。

  两个官员刚气喘吁吁压制好了一群灾民,只听一个清甜客气女声传来:“大人何不将领好粮食的灾民衣衫上用官府印泥画个印记,也免得有人鱼目混珠,占了其他灾民的资源?”

  两人见眼前是个年轻女子,绾着出阁妇人的发髻,星眸樱唇,嘴角噙着一丝笑意,穿柳绿襦裙,芙蓉丝绣鸾带束一具纤纤软腰,妆容素净透净,却有艳光叫人不可直视,身后两步之遥,男子玉立长身,沉腰阔肩,简单一袭锦袍,不像女子那样笑容可掬,仪态不怒自威。

  一对精雕璧人从天而降,两人一怔,连队伍也安静了几分,良久,一个官员才吞吐:“你,你是什么人?这是教官府做事?岂有此理!”

  “叫人浑水摸鱼,多拿了米粮,便是对其他人不公平,到时灾民和物资不符,怕你们担不起这个责任,提醒一下官老爷罢了。”

  一个官员哪容被女子指出失误,涨红了脸:“咱们扬州物阜民丰,官府也大方!就算叫人多混走一点儿物资,还不至于扛不起来!咱们怕什么责任!笑话!”

  队伍中有多拿米粮的人,生怕再讨不到便宜,也嚷起来:“是啊,官老爷,快点儿发吧,别磨叽了!”

  施遥安在后方见那官员对云菀沁不敬,正要上前,却见三爷暗中挥挥手,示意不用。

  夏侯世廷扫一眼桌子上的米粮:“赈灾物资都是有计划的,收到物资的灾民和物资数量不符合,你们官府也钱,不在乎那么一点儿粮食,能够填补,可没得到物资的人愤愤不平,状告上去,朝廷只会觉得扬州知府和江南巡抚庞知允贪了赈灾物资,两位大人官威受损,雷霆大怒,悉数追查下来,这个责任你们能背得起?”

  两人面面相觑,脸色一变,若是一般人口中直呼巡抚老爷的名字,早就叫人上前喝叱了,可面前男子说起那庞巡抚的名字,面不改色的,似是在他们眼里大如天的庞知允就是他家的管家奴才似的,若是一般人,敢吗?

  两人顿震住,拿着勺子的手一滞,揣摩这人的身份,半晌,两人对看一眼,一人朝衙役嘀咕:“照着这夫人说的做。”

  衙役们赶紧照办,领一个,便将画押的官府印泥该在灾民袖口,队伍里有心发国难财的投机者再没法子讨便宜,其他老实的灾民也松了口气,朝旁边男女望去,脸上全是感恩戴德的神色。

  秩序好起来,放粮速度也快多了,日渐高,寺庙前物资分发完毕,官员们收起家伙离开。

  庙前的灾民们喜气洋洋也各自散去,只隐约听见有人说道:“好嘞,吃饱了肚子,再去看免费戏~受了灾,倒比咱们在老家更滋润,现今的朝廷就是好啊!”“可不是,打从宏嘉帝登基,受灾都比往日风调雨顺时过得好!”一群人乐呵呵笑着前后朝东大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