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向洋还是个很会关心体帖人,会做家务的男孩子。
在沈意意这里过夜的时候,晚上临睡前他都会问她明天想吃什么,第二天早早起来做了给她吃。
第一次他询问的时候沈意意还很奇怪,“我想吃什么?我想吃什么你明天就给我做什么?”
“只要是家里有的都可以。”
“那……我要喝豆浆。”
“有黄豆和豆浆机吗?”
“都有。”
“那我现在就先泡一点黄豆,明天做给你喝?”
看来向洋是有经验的,还知道要提前一晚泡黄豆。后来向洋才告诉她,他以前在家也经常做这些事情的。爸爸妈妈经常很忙,他从小就被锻炼着学会做一些家务事,长大后基本上家务事没有什么是没干过或不会干的,做饭炒菜更是不成问题。
当时的沈意意对向洋的爸妈顿时涌起一股尊敬之意。看看人家的爸妈,培养出一个多好的孩子,德智体美劳,简直是五好学生!
又不由得感慨第一任男友李维坚,家务事是一点都不会的。从小李维坚父母对他的要求就是把书读好了就行,整得李维坚童鞋那叫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
有一次沈意意问他,“那你说吧,要是我们俩结婚了,家务事你到底能干哪几样你自己挑。”
“只要不碰到水的都行。”
OMG,不碰到水的?扫地板……叠衣服……整理床铺……再怎么想,也没有了,家务事哪样不要碰水的?难道地板、衣服、碗筷和菜都可以干洗的?
后来李维坚的父母来和他住了一段时间,沈意意总算明白为什么李维坚如此四体不勤了,他父母每天早上连稀饭都是放得不温不凉地等着他起了床洗漱完毕正好可以吃下,衣服是洗好烫好挂好,连皮鞋都给擦好了,只等着他往里一套就成。
总之,可怜天下父母心,却又可恨,从小这样带大的孩子,能有什么做家务活的概念啊!
沈意意只能以手抚额,“我要是嫁给你,可没办法做到这么尽善尽美。”李维坚对此的回答是:“我没要求你这样啊,所以结婚后我爸妈会来和我们住,我们也可以请保姆,你不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可是,沈意意觉得不是这样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两人有时一起做做家务也是生活中的情趣。
可见,如果真的要和一个男人结婚,考虑的决不仅仅是你爱我我爱你,还得考虑太多的方方面面。
向洋就不是这样的。他不但会做,也喜欢和沈意意一起做这些事情。周末时,两人会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再一起杀鱼择菜做饭,你炒一个菜我炒一个菜,吃完再一起洗碗收拾。向洋会觉得这样很幸福。这是以前和李维坚在一起从来没有过的,李维坚哪里会有这样的兴趣?
向洋说他从小他们家就是这样的,家庭成员一向很平等,爸妈各有各的事业,回了家谁有空谁就多做一点事情,一般还是爸爸做得多,因为心疼妈妈怕她太辛苦,小孩子也要做点小事,长大了更要学会多做事情,可以让妈妈不用再辛苦。
所以向洋每次洗完碗还会帮沈意意擦油烟机擦灶台拖地板,可以看得出来向洋的勤快并不是为了讨好沈意意,而是已经从小形成的习惯,做起来很顺手也很麻利。
人家的父母还都是一流学府的名教授。看来他们家确实和国际接轨,管你是总统还是科学家,回到家来还得亲自动手,该干什么干什么。平时一家三口又各有各的空间,有相对的独立。
沈意意不得不承认,这种良好家风下成长起来的男孩子如果结了婚一定也会是个好老公的,有了自己的事业也会照顾到老婆的事业,会懂得尊重老婆,会疼老婆,会分担家务,有了孩子也会样样事情亲力亲为,这难道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吗?
冬天的晚上,向洋会习惯性地把沈意意冰冷的双脚抱在怀里捂热。他曾经很认真地对沈意意说:“我们家的婚姻,从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开始往下,都很幸福很稳定的,你要相信我,虽然从小在外国长大,但是我对家庭的观念一向很传统很严肃。”
“我希望最好谈一次恋爱就可以成功。你有没有想过,我比你小八岁也不是没好处的,等我们老了,我还比你年轻,我可以更好的照顾你,你还可以走在我前面,剩下的孤独和寂寞由我一个人承担。这样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