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_作者:希行(804)

2018-05-08 希行

  “青霞先生也一定不愿意看到你们这样。”

  清晨的茶馆里得到最新消息的人们在大声的讲述着,虽然很多人无畏无惧的跟去游街,但到底还有很多人是胆怯的自保的,不去也是无可指责的。

  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关切着事情的进展。

  听到这里大家稍微松口气:“大家被安抚了吗?”

  “安抚?怎么可能!那可是读书人。”讲述的人拔高声音,这一刻恍惚自己也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能这么算了吗?”

  “并没有人退去。”

  “很多读书人表明对这次会试的担心,有个姓康的监生无畏无惧的指出秦潭公要插手会试,青霞先生就是他逼死的。”

  读书人就是厉害啊,有这样的胆子这样指责秦潭公,听众们惊叹又敬佩。

  “王相爷表示这些都是揣测,一切要查证之后再说,但还是问这位监生要如何才能相信会试没有问题?”

  “康监生说了好些什么主考怎么选阅卷官提调官都要公布考场座位安排云云我也听不懂。”

  “总之除了康监生还有很多人乱乱的建言,王相爷和陈相爷都答应了。”

  “还有那个齐修也被抓了,不是交给刑部,这次青霞先生的案子由大理寺和御史台查办,而且刑部也要被大理寺和御史台查一遍。”

  听完这些,在场的人松口气又纷纷点头义愤。

  “就该这样,实在是太过分了。”

  “青霞先生那么好的人都被逼得跳楼..”

  “必须查清楚。”

  “那考生们都散了吗?”

  这个问题不用再问,街上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伴着“来了,来了”的声音,茶馆里的人们都涌出来,晨光里街上一群人走过来,黑压压的人头,白拉拉的腰带,让晨光黯然。

  最前方的是一具棺椁,有十几个人围着抬着,多数是少年,他们脸上布满了憔悴,双眼通红,此时的少年算不上好看,但街上的人们没有移开视线,比他们鲜衣怒马的时候看的更认真专注。

  这群人无声无息,没有哭泣没有声讨,只沉默着走着,街上唯有脚步踏踏,踏踏而来踏踏的走远了。

  直到这群人走过去了,街上两边的人们才敢出口气。

  沉默有时候比吵闹还吓人呢。

  “要安葬青霞先生了吗?”

  “在这里安葬还是回长安?”

  “青霞先生的家人都在长安呢,学生们来办丧。”

  “说到学生,那个就是薛青,真是没想到....。”

  听到这个话四周的人看向说话的人,这是一个酒楼的管事,此时他的神情有些古怪。

  “你们不知道吗?”他对四周的人低声道,“那个薛青,昨天,又作诗了。”

  .....

  .....

  “...一首琵琶词...在醉仙楼,我还没看到...”

  “...不管做什么,他一作诗词就死人是真的应验了....”

  “...没想到这次应验到他先生身上...那少年一定糟心透了。”

  “..可怜...”

  “...青霞先生出事时他在醉仙楼喝花酒呢...少年人嘛风流...”

  “..我听说不是,跟那女妓是老相好呢,那春晓是长安人...”

  “...对对,听说在长安府的时候就勾搭了...所以这春晓被从长安赶出来了...”

  “..薛青给人当女婿的,岳丈郭家岂能让他跟青楼女子厮混...”

  “...不,那要看哪个岳丈了,我们柳老太爷说了,到时候可以让这春晓进门当小...”

  “...呃...这个...薛青有几个岳丈?”

  “..不对,我们不是在说诗词吗?为什么说到这个?”

  诗词是文人们感兴趣的,对于百姓们来说还是男女之事更好玩,于是除了青霞先生的死,薛青与醉仙楼女妓春晓的苦难情事也传开了,再加上郭家大小姐,以及某些人主动介绍还有柳家小姐,一男三女这就是一出戏本,民众乐道啊。

  日光已经大亮,青霞先生的小院里人头攒动,响着低低的说话声,但没有丝毫的杂乱,反而带着别样的安静。

  棺椁摆在正堂里,丧事有朝廷的人以及年长的学生们来操办,青霞先生的家人也已经去通知了,长安府的少年们此时反而是最闲的,坐在棺椁前守灵。

  这群少年没有像往常一样说话,而都保持着沉默,偶尔抬起头眼神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