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骤闻此事,差点当场晕厥过去。
姑母怎么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王氏倒是死得轻巧,却害苦了王家。日后王家男儿还有何脸面立足朝堂,和各勋贵世家皇室宗亲来往?
她身为王家的女儿,面上同样无光。
王敏越想越心慌,再也待不住,急急地坐马车回了王家。
往日人来人往颇为热闹的王家,今日大门紧紧关着,门房处不收任何拜帖。就连齐王府的马车停下,都未开门。
王敏心情烦躁阴郁,立刻命人敲开门,然后匆忙进了王家。
此时的王家,如阴云罩顶,一片晦暗。
承恩公从朝会回来之后,便将自己独自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
王少常从昨晚起就进了宫,一直未曾回府……或许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了。
袁氏以泪洗面,两眼红肿。
见了女儿,袁氏悲从中来,又哭了一场:“真是飞来横祸!你父亲也不知还有没有命回来……”
王敏心乱如麻,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大哥人呢?”
这种时候,大哥为何不在家中?
袁氏红着眼眶道:“郡主昨日被接进宫之后,刺激过度,在昏迷中被送回了郡主府。你大哥昨晚便去了郡主府照顾郡主。”
王家风雨飘摇之际,王璋和高阳郡主夫妻间的恩怨,不得不暂且放下。
“皇祖母现在如何了?”
袁氏哭道:“你皇祖母这回是彻底伤了心,不肯再管王家的事。你父亲昨日进宫请罪,你皇祖母也未出面。这一回,也不知你父亲能不能逃过此劫。”
王敏六神无主,也随着袁氏哭了一回。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丑闻(二)
定北侯府。
顾海绘声绘色地将朝堂上发生的一幕说了一遍。
太夫人舒畅至极地笑了起来:“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当日因为沈氏之事,皇后娘娘步步紧逼,不肯饶过宁姐儿。如今,总算轮到她来尝尝这等滋味了。”
顾海挑了挑眉,冷笑连连:“这几年,王家人仗着皇后娘娘之势,在朝堂上十分活跃。如今出了这等事,王少常绝讨不了好。其他人也会受牵连。以后王家休想再有昔日的风光!”
提起王少常,太夫人的目中也闪过怒意,冷哼一声道:“好在宁姐儿机敏,早有防备,否则就会落入王氏兄妹的算计。这等心思歹毒之人,死不足惜。”
顾海笑着说道:“此次也算因祸得福。莞宁正好能借着此次机会,正大光明地回京城来。”
是啊!
回来就好。
太夫人的眉头舒展开来,吩咐顾海:“等宁姐儿一回京,你就亲自去一趟太子府送拜帖。我要登门看看宁姐儿。”
顾海笑着应了下来,然后又低声笑道:“我已经悄悄命人将此事编成了最新的话本,让人在酒楼茶馆说上几回。以后,王家的女儿是没人敢娶了。”
太夫人目光一闪:“你行事小心些,别被人抓住把柄,连累了宁姐儿。”
顾海胸有成竹地笑了一笑:“母亲放心。这等小事,我自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太夫人对顾海行事确实放心的很,闻言笑了起来,声音中透出满满的希冀和期盼:“希望宁姐儿平平安安地回来,以后安安稳稳地坐着太孙妃。千万别再有什么波折了。”
……
“娘娘,您已经两日未曾进食了。还是吃上几口吧!免得伤了凤体。”席公公小心翼翼地劝慰。
一夕之间,王皇后便像老了十岁,面色黯淡至极,目光茫然,仿佛没听到席公公的话语一般。
席公公又劝了一遍。
王皇后总算有了些反应:“本宫没胃口。”
全身僵硬,似乎没了知觉。胃里是苦的,口中也是苦的。犹如吃了世上最苦的黄莲一般,苦涩的滋味,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全身。
偏偏无处可诉,也无人能慰藉她的痛苦。
怀远……是母后瞎了眼,替你挑了这么一个王妃……是母后对不起你啊……
王皇后将头转向内侧,浑浊的泪水不停滑落,迅速浸透枕畔的被褥。
嫡亲的娘家侄女,将这一刀深深地刺进了她的心里。
视若亲生的娘家侄儿,将这个秘密瞒下多年。若不是事发,只怕会瞒她一辈子。这又是深深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