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莞宁目光一扫,淡然问道:“你为何不喜周太傅?”
阿娇扁扁嘴:“我就是不喜欢他。反正薛翰林的病已经好了,就让他重新进宫做我太傅。周翰林学问好,让他只教阿奕就是了。”
顾莞宁听出些许异样来,皱眉问道:“是不是周翰林说话不中听,惹恼你了?”
阿娇气闷地嗯了一声:“他当着我的面倒没说什么。我今日上课累了,要休息小半个时辰,出去喝茶吃了两块点心。他便说我‘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吃不得苦’。我身边的宫女听见之后,便偷偷告诉我了。”
说完,又拉扯着顾莞宁的衣袖撒娇:“娘,这个周翰林真是太过大胆了,竟连我也敢数落。我才不要他做我太傅。让薛翰林回来好不好?”
……
满心希冀的阿娇失望了。
顾莞宁不但没心软,反而沉了脸:“周太傅给你的评价半点没错。你自恃聪明,读书不肯下苦功,时有偷懒之举。往日薛太傅心软脾气好,你上课中途要休息,他从不阻止,也从不向我回禀。”
“你真以为,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吗?”
阿娇:“……”
阿娇阿奕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闵太后不怕身为天子的亲爹,最怕的便是亲娘沉着脸。
阿娇立刻低头认错:“是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偷懒,也不用换太傅了,周太傅就很好。娘别生气。”
顾莞宁哭笑不得,心中暗叹不已。
阿娇天资聪颖,世间少见。读书极有天赋,进步神速,远胜同龄孩童。也正因如此,阿娇比阿奕惫懒的多。这大概便是聪明孩童都会有的弊病。
若不及时纠正,只怕阿娇以后会走弯路。
天性聪颖的孩子,有时候反而不及踏实勤奋的孩童走的长远。
顾莞宁没有心软,沉着脸教训阿娇一顿。
阿娇最是乖觉,垂手束立,老老实实地听训。顾莞宁说一句,阿娇便点一点头。看着别提多乖巧了。
顾莞宁看在眼里,既好气又好笑。
这个阿娇,最是机灵,也最擅长看人脸色说话行事。这副表现是为了讨她欢心。并不是真的听进了她的话。
教养孩子,真是一桩日久天长费时费力耗费心神的事。
就在此时,琳琅忽地神色有异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皇后娘娘,安平王刚才一路哭着进了宫,此时正跪在福宁殿外,哭求皇上为他做主。”
第九百一十八章 风波(一)
萧启?
顾莞宁反射性地皱了眉头,神色也冷了下来:“可知他是为了何事闹腾?”
能让萧启如此不顾脸面闯进宫来闹腾,显然不是小事。
琳琅略一踌躇。
阿娇阿奕听的入神,不约而同地张口催促:“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莞宁目光一扫,淡淡吩咐:“阿娇,阿奕,你们姐弟两个先回去歇着。”
姐弟两个刚被数落教训一顿,本就心有余悸,顾莞宁一板着脸孔,姐弟两个更不敢多嘴了。各自委屈地扁扁嘴,一起转身离开。
阿娇胆子更大些,凑到阿奕耳边说起“悄悄话”:“我们两个都已经长大了,娘还将我们当成不知世事的孩童。什么都不让我们知道。”
阿奕和阿娇心有灵犀,立刻“小声”应道:“若真是出了大事,娘就是想瞒也瞒不过我们。等明日我们自然就知道了。”
顾莞宁:“……”
顾莞宁不知该气还是该笑,瞪了两个磨磨蹭蹭一共还没走出几步的儿女一眼:“行了,你们两个想留就留下吧!”
阿娇阿奕闻之大喜,不约而同地一起转身,两张洋洋自得的笑脸相似的惊人。
也只有这种时候,他们才像一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双生姐弟。
没等两个孩子张口询问,顾莞宁便已张口发话:“你们姐弟留下无妨,不过,只准动眼看用耳听,不准张嘴多问。”
孩童总是对大人们的世界无比好奇,也跃跃欲试地宣示自己已经长大的事实。
阿娇摆出一副略显深沉的表情:“娘放心,我又不是三四岁的孩子了,怎么会多嘴。”
阿奕一本正经地点头附和。
琳琅忍不住抿唇笑了起来。
顾莞宁也觉得好笑,不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绷紧脸,不能随意心软。否则,便会毫无威信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