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_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1405)

  太夫人心中顿时了然,让所有丫鬟都退了出去:“老三,你是否有心事?”

  顾海收敛笑意,神色慎重:“是,儿子今日提前回府,确实有一桩要事和母亲商议。”这是顾海多年来的习惯。只要遇到重要事情,总要回府问过太夫人的意见。

  太夫人挑眉相询:“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顾海未曾犹豫,立刻低声将原委道来。

  “崔尚书入阁之后,吏部尚书之位空悬。吏部左右两位侍郎对尚书之位志在必得,工部李尚书这些时日动作频频,显然也有意于此。”

  “皇上一直未下旨,众臣摸不清皇上的心意,一时也未敢轻举妄动。”

  “今日,皇上将我宣至福宁殿,询问我的意见。”

  太夫人下意识地问了一句:“皇上是想问顾家支持谁做吏部尚书?”

  五位阁臣之后,便是六部尚书。吏部尚书是尚书之首,位置重之又重。众人心思浮动,也是难免。只不知皇上到底属意于谁了。

  顾海的目光微妙起来,定定地看着太夫人没说话。

  太夫人先是一怔,旋即意会过来,惊愕不已:“皇上……莫非有意提你上任?”

  顾海缓缓点头。

  太夫人:“……”

  也怪不得太夫人这般震惊!

  定北侯府有世袭罔替的爵位,世代镇守边关,兵权在握,堪称大秦第一将门。如今又出了一位中宫皇后,可谓风光无二。

  若再出一个吏部尚书……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太夫人喃喃自语:“极盛之后,又当如何?”

  道理谁都懂。

  可送上门来的圣眷,谁能推辞?谁又敢推辞?

  顾海无奈地笑了一笑:“儿子不敢瞒母亲。其实,皇上和我直言此事的时候,我也分外震惊,当时便推托未曾领旨。只是……”

  天子已经下了决心,自然不容他推辞。

  萧诩亲自走过来,亲手扶起顾海,温和俊美的脸孔上满是真挚和诚恳:“三叔,你不必忐忑紧张。吏部尚书人选一事,我已琢磨许久,思来想去,才选定了你。”

  “我不是只看阿宁的颜面,也不是因为四妹之事心生愧意想要补偿。”

  “三叔做了多年的兵部侍郎,行事有度,人缘极佳。想来一定能胜任吏部尚书之位。”

  “对我而言,吏部尚书的位置十分重要,一定要选一个有能力我又信得过的人。除了三叔之外,我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请三叔接下旨意,全力助我!”

  ……

  第九百七十八章 尚书(二)

  太夫人沉默下来。

  顾海说完了之后,也未再吭声。

  母子相对许久,太夫人才悠然叹息:“罢了,皇上已经这么说了,你便应下好了。”

  顾海当然优秀出众。不过,若没有顾莞宁,若不是因为顾莞琪,萧诩也不会这么快将他提至吏部尚书的位置。

  这一点,顾海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天子放下身段掏心置腹,更显得难能可贵。

  说到底,升官是一桩大喜事。别人求也求不来,到了顾海这儿,什么也没做,皇上便直接下旨任命。这话传出去,不知有多少人要艳羡嫉恨。

  “我已经答应皇上了。”顾海目中闪出灼热的光芒:“母亲,我也想试试,看自己是否能做好这个吏部尚书。”

  男儿在世,对功名利禄都有渴求之心。

  他顾海也是俗人,对这样的机遇焉能不动心?

  太夫人看着顾海,目光柔和起来:“老三,我知道这些年是委屈你了。你是庶出,上面有两个兄长压着。阿湛过世,爵位给了老大,你只能憋憋屈屈地留在京城,做着兵部侍郎。顾家已经太过显赫风光,我只能压着你一些。”

  “若不是因为顾家,你的前程当不止于此。”

  “现在既是皇上青睐于你,我也不会再拦着你了。你只管放手一搏,做皇上手中的利刃,为皇上肃清朝堂。”

  “皇上心地仁厚,绝不是卸磨杀驴之人。再者,我们顾家对大秦忠心耿耿,绝不会因为位至人臣就得意忘形。傅家先例在前,我们当谨之慎之。”

  顾海敛容,拱手应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行事,自当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