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娇宠(重生)_作者:Miang(186)

2018-04-19 Miang

  “你哥哥后来逃出来了,只是宋瑜荣被娘家接走,不愿跟着他过苦日子了。他去了泾南,再没了音讯,兴许是过上了他一直想要的日子。你的爹娘……我立了碑,在青湖。流放地太远,回不来。”

  沈兰池听得耳旁声音,眼泪已潸然不绝,满面皆是。

  可偏偏,身旁人还在继续说话——

  “可我却抢不回你来……陆兆业将你葬在了帝陵里。”

  ——追封皇后,与帝同寝。青史工笔有载,帝后恩爱情深,鸳鸯伉俪。

  明明周遭一片热闹喜气,沈兰池却在人群里无声地流着眼泪。

  她唯恐被旁人发现,连忙低下头来,悄悄用袖口抹着泪水。

  她想说些什么,可一张口,便变成了不能自抑的哭泣。

  就在此时,人群里慢慢挤进了一人来,他艰难地走到陆麒阳身旁,道:“世子,时辰到了,该走了,二殿下不等人。”

  陆麒阳点点头,对沈兰池道:“我明日就回来,你回家去安心睡一觉。”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

  沈兰池只来得及抬头,在朦胧泪眼里瞧见他渐渐淹没于人群的背影。

  她早该发现的。

  她早该猜到的。

  旁边的几位妇人发现她蹲在地上,默默流着泪水,便好心地来搀扶她,道:“这位礼娘子是怎么了?你姐妹出嫁了,日后还会回娘家的,可莫要舍不得呀!”

  “是个姑娘都要出嫁的,哪有在家里做一辈子千金的?擦擦眼泪,莫要伤心!”

  沈兰池听着耳旁关切之语,拭去了面上泪水,哽咽道:“我与桐姐姐自小一块长大,看她出嫁,我有些舍不得,让你们见笑了。”

  ***

  陆兆业接了新娘,转道回宫。

  太子迎亲,不比寻常。依照大楚习俗,须得在朱雀街上游走三圈,以显天仪隆重。可他却无心领着身后的仪仗在朱雀街上游走,直直地入了宫。

  他与沈桐映在帝后面前拜了天地,又拜了天神。待将入洞房之时,却并不去见沈桐映,而是回到了东宫书房。

  几名下仆早已在书房内焦灼等候,见他来了,便道:“殿下,万事妥当。几位大人已在宫外等您。”说罢,便熟稔地替他解去身上披风与外袍,为他换上平日惯穿的玄色衣袍。

  陆兆业微微颔首,眼神淡漠,道:“陆子响处有何动静?”

  “二殿下还在宫中与群臣饮酒作乐。”

  “宋家几名小将军亦是留在宫中。”

  陆兆业见衣袖已正,便取过一把佩剑。他将宝剑慢慢拔出剑鞘,见剑刃银光铿然,便又将其归于鞘中,冷然道:“走罢,不可耽误了时辰。”

  京畿卫兵,合宫城戍卫,此刻不过一万余人。而他陆兆业有三万人,便是用脚碾,都能将宫城打开,逼退陆子响。今夜一过,储君之位便再无忧患。

  除非……

  除非镇南王愿意助力陆子响。

  可如今京城谣言四起,谁都在唱镇南王要反的歌谣。陛下与陆子响,又怎会用他?

  想到此处,陆兆业的唇间浮出一个欠缺温度的笑。

  春夜尚有料峭之意,只是京城浸在太子大婚的喜意中,满街俱是红灯高照,无端便多了一城暖意。一支轻骑已在夜色披掩下汇流,在朱雀街上留下马蹄与兵甲之声。为藏于夜色,人人皆穿玄色,这支轻骑便如一道乌黑的墨流,涌入大红一片的朱雀街。

  过了朱雀门,便是光枢门。

  此时,原本漆黑一片的光枢门上,忽而亮起了一片长灯。同时,便听得那城楼上传来一阵大喝:“太子且慢!”

  陆兆业拽住缰绳,抬起手掌,示意身后众人停下马蹄。

  他抬起头来,朝那灯火通明的城门上望去,却见到陆子响站在那里,面孔在灯笼光下模糊不清。

  “父皇、母后尚在宫中,你驱策兵士,攻入宫中,这是千秋万载皆披骂名之事。若在光枢门停手,尚有挽回之余!”陆子响负手而立,声音铿锵。

  陆兆业闻言,冷笑一声,喝道:“余地?你与父皇,并不曾给孤留下余地!”

  因着四下极是安静,他这一声大喝,便传来重重回音。

  “皇兄何苦如此?”陆子响憾然惋惜,摇头道,“不过是一个帝位,你便要与子响兵戈相见、同室操戈?如此一来,父皇与天家威严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