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祖师爷_作者:一纸情书(256)

  “你们看——”

  劫云翻涌,云头隐现血色,“可还记得,兮渊四徒筑基时,天降三千雷,皆是前所未闻的血雷。”

  “不可能不可能,他筑基不过数月,即使天资绝顶如兮渊,结丹都花费三年之久。”

  有人以常理否定,更有人以推论反驳。

  “除了他,这血雷我从未在旁人渡劫时见过,更何况,他都能起死回生一夜筑基,怎么不可能一月升一小阶,数月结丹?更何况,最近还出没九重关,除了他还有更可能的人选吗?”

  “若真是他……”

  “这般凶象,实不像一个于世有益之辈,若不能尽早除去,恐怕早晚大祸临头。”

  “确是除之不尽必酿灾厄的凶兆。”一个温润和煦的男声自高处坠落,众人仰头望去,悠悠青轿驶来。

  四下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青轿停泊关门旁,男声再次隔轿传来。

  “许是我许久不在俗世走动,已被世人遗忘。”声音含笑意,却让在场众人后颈微凉,忙道:

  “不敢不敢。”

  “哪有。”

  “您多想了。”

  轿内传来轻笑,在场众人却更加头皮发麻,听兮渊又温声细语道:

  “那诸位莫不是年老健忘。打狗都要看主人,我这做师父的都还活着,怎就急着商量起拿我爱徒开刀,莫非是觉得我兮渊人善好欺?”

  逍遥派掌门赶来,恰好就听到这一句,打眼扫视一圈冷汗津津的众人,撇撇嘴。

  师弟怎么就能用爱怜入骨的语气,说出字字如针的话,啧,这虚伪做作厚脸皮,非一般常人可比。

  可这般扒开假面不再装相,不给众人情面,大概是真动气了吧?

  难道劫象真与兮霜有关。

  掌门上前,“师弟,你说这征兆……”

  兮渊知他要问什么,隔帘答道,“若我没看错,确是极凶征兆,隐有灭世之险。”

  “那这应劫的……”

  “非是应劫。”兮渊打断掌门,把灵力灌注声音中,“正好有另一事要说。”

  众人望来,洗耳恭听。

  兮渊的声音回荡关门两柱间,“你们应该知道,我来九重关是为昔语的事。”

  众人不明白他说起此事的用意。

  青轿再次传出朗朗男声。

  “昔语早前用傀儡蒙蔽世人一事,还牵扯一段丑闻。龙神寿长与天地齐,年限将至,昔语对龙神萌生邪心,早前便设计生出祭子想为龙神续命,这名祭子便是我的四徒,别霜。”

  众人震惊兮霜的身世,竟不是兮渊之子,而是昔语的,可这跟劫象有什么关系?

  “昔语逃亡多年不露痕迹,这次现身,一是想借破元斩带着龙神逃到另一界,二是引我上钩,他早前以为别霜已死,想借我的血,做邪法为龙神续命。此法险恶至极,古今难寻。”

  兮渊顿了顿,“你们应知,并非只人有劫象,宝器出世会伴随异象,阵法亦会引起飞沙走石天地色变。”

  “可这红雷……”

  兮渊轻笑。

  “犹记得,我结丹时,紫雷滚滚,周带天蓝地黄两色光晕,实乃少见的‘天地人和’贵不可攀的宝象。但我亦不敢给这劫象盖上我兮渊之名,断言世间独我所有。我这四徒何德何能,竟能包揽红雷之兆?”

  “再者。”

  兮渊又笑,“你们何曾见过筑基不过数月便结丹的,短短时间,连稳固根基都不够,何况连越三小阶?我尚且不能做到,你们又让这世间所有自负天资卓越者的脸面往哪儿放?”

  兮渊声润如水,潺潺道来,所言合情合理。

  果然带偏旁人思路。

  众人窃窃私语,何等邪阵能引动天地气场变化?莫非什么上古恶毒遗阵?想到昔语常年服侍龙神,倒不是不可能。

  掌门见众人开始怀疑起昔语作恶,皱眉,用密语传音。

  ‘师弟……’

  ‘嗯?’

  ‘你说那番话都不会心虚吗?’

  ‘我所言句句属实,毫无作假,何须心虚?’

  ‘是是是,句句属实不做假不说谎,可你定是断章截意!嫁接因由!玩弄言辞!误导他人!’

  ‘呵……他们如何想,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