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祖师爷_作者:一纸情书(314)

  远在国外大巫师的一座城堡,某病患家属几次私信,得不到回复,端空粥碗去清洗,喃喃道,“一周,根治,呵……”

  “治什么?”主治巫师经过,汉语不太好,随口一问。

  “没什么。”家属道,“是我一朋友,他爸也是脑癌晚期,一周前病得意识都不清醒了,还打电话问我来这治疗的事,隔了一个晚上又突然变卦。”

  巫师阴谋论道,“难道政府限制出境?你们华夏这点不好,为了国家面子不管人民死活,唉……”

  家属深以为然,“可不,估计都被他爸的病情逼疯了,开始说胡话了。”

  “嗯?”

  “说他爸脑癌好了。”

  “……一周?”巫师语气有些费劲又带着好笑,“完全治愈?”

  家属连连点头。

  “一周啊,也许人都不在了。”巫师啧了声,没再多想,转而道,“你爷爷年纪太大,没法参与秘术,只能选择稳妥的治疗方案,再过一个疗程,不出意外就可以出院了,每季度按时复查,两三年内没有大问题。”

  家属感激涕零,“好好,我知道了,谢谢您!”

  第109章 晶果奇迹

  脑癌专家们围坐一圈开会,与一周前的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不同, 现下人人面带愉悦。等第一批病患的检查报告送来, 瞥见癌细胞凋亡的, 已不足为奇,淡定写出院证明。

  一名主治专家品着茶与人闲话, 见又一叠报告送来,发了一圈, 捏着最后一张朝他走来。

  “可算等到了。”专家抬手去接。

  报告绕过他,递给旁边的白大衣。专家愣了下,“怎么把我的漏了?!”

  “都拿全了啊?”那人打量一圈, 共十三名患者, 二批报告送来十二份,唯独缺了一份, 挠挠头道, “嗯,您稍等, 我再去看看。”

  专家坐等不到右等不到, 一圈同事已经奋笔疾书, 他尴尬吞茶,灌了满肚子水不见报告送来, 忍不住拨了内线, 滴滴响了片刻, 才有一个年轻小姑娘在嘈杂的背景音中接通,“喂, 您好,这里是检——”

  专家不耐烦打断,“孙院士检查的怎么样?”

  “嗯”姑娘吭哧许久,含糊道,“这个,不太好说。”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什么不好说?他去检查时还精气十足跟个二十来岁的小伙似的,你可别告诉我情况有变化?出事了?!”

  一圈同事闻声抬起头来。

  小姑娘支支吾吾,等专家厉声斥了几句,才给出一句,“……是机器好像出了问题。”

  “几百万才入的医疗机器出什么问题了?!”

  “……我也说不清楚,您再等等!”

  “等什么?等我膀胱都被尿塞满了?到底出什么问题了你说不清?”

  “唉,我发过来您自己看吧……”

  专家腕部通讯电话嘀嘀嘀响,他接受了传来的脑细胞检测影像,在同事示意下开放投影,灌了口茶润润喉,再抬眼,瞪凸了眼珠子,一口水卡在喉咙眼噎得直咳都没移开目光,等缓过来,瞥一圈纷纷皱眉沉思的同事,讪讪道:

  “我没看错,难不成机器真出问题了?”

  专家组长直接腾地起身,“我去看看。”

  专家们紧跟而上。

  一群人汹汹而来,见年迈的孙院士正跟顽童似,在门口闹着死活不肯进去,“这都换几个机器了,怎么还让检查?我身体好不好自己感觉不到?非要你们给证明证明?凭什么老李头那瘦巴巴白斩鸡样都拿到出院证明了,就非压着我?我不管,反正我今天就出院出定了!”

  李院士同孙院士一样,最早检查出脑癌,患病程度也是最重的,医生让检查来检查去,李院士已经收拾行李了,孙院士却连个结果都领不到,不免心里惴惴。

  这一周来,院士们一日日渐渐康复,病痛减少,病房内和乐融融,晚辈们总是挖空心思翻出旧日糗事娱亲。

  其他院士还要费尽心思琢磨半天,才恍然大悟附和一两句。孙院士却能立刻能忆起,细致到他那年高考,在考场上咬了多少次指甲;儿子出生那年,他一头冷汗在产房外踱了多少步?

  这种异常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光返照?人之将死,才会让生前早已模糊不清的记忆走马观花浮现,若真是如此,他宁愿在家里等死,而非为了争一分夺一秒在医院迎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