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想想道:“今晚上清炒一盘酸辣藕丁吧!明天再熬一锅排骨藕汤怎么样?”
徐默当然是没意见的,白婆子就去处理了。
晚上刘清如愿吃到了酸辣藕丁,就是有点面。
看样子这个品种的藕还是比较适合煲汤。
徐默天黑以后就把铜板送了过去,好几根藕才收了十五铜板。
刘清觉得还是很划算的,毕竟这么冷的天去挖,已经很辛苦了。
最近的天气越来越冷,天也阴沉沉的。
徐默现在没什么事做,隔两天就进山一趟。
基本上没有走空的时候,多的时候还能打到大家伙。
等徐默忙了一阵去看井的时候,惊喜的发现已经积蓄了好多的水了。
拿桶打出来一看,虽然有些浑浊,但是水量很足。
这以后,刘清家洗衣服洗澡都是在家,家里还有猪啊牛啊什么的,水也用的不少。
隔壁徐大叔家和徐禾家等知道以后,也每天来挑几桶回家用。
人多力量大,几天功夫,水就清澈了不少。
刘清仔细研究过,这水还是很不错的。
井水都是慢慢沁出来的,干净的不得了。
村里慢慢都知道了,间或一些熟悉不熟悉的都会过来挑点水。
这也是刘清很喜欢现在生活的原因,大家没有那么冷漠。
虽然有些人说话不太好听还喜欢看热闹,但是至少大家的心肠不坏。
每次有人带着孩子过来,刘清也乐得拿东西出来给孩子吃。
久而久之,徐默家人气旺的不行。
刘清原来都不认识几个人,现在倒是认识的七七八八了。
这也让她没原来那么无聊了,每天都有人过来玩。
虽然都没有深交,但是徐默家人气确实大大提高了。
等大井过来的时候,都吃了一惊。
没想到徐默家的井出水这么好。
本来他爹估摸着这几天应该积蓄的差不多了,安排他过来看一下。
结果发现徐默家都已经吃上水了。
他还不放心,自己打了一桶起来。
清澈见底,一点杂质都没有。
用水瓢喝了一口,清凉甘甜。
真正是一口好井啊!
徐默对大井的到来还是很开心的,硬是留了饭。
之前他就很喜欢这小伙子,粗中有细。
走之前,大井还装了一水壶回去,给他爹尝尝。
刘清是觉得他夸张了,不过没什么关系,带就带吧。
没过几天,外面就是纷纷扬扬一场大雨。
这雨下起来就吓人,跟天破了口子似的。
还好徐默有经验,提前屯了不少的水。
果然,这大雨把井水全染浑了。
就算是徐默找徐木匠做了了个大盖子,还是没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这井通的是地下,沁了不少的雨水进去。
刘清现在月份雨来越大了,也不知道年前能不能卸货。
现在她肚子大的有点吓人,徐默还怀疑是不是肚子里揣了两个。
白婆子眼神倒是老辣,直接打破了徐默的幻想。
刘清也怕啊,一个都难生,两个岂不是要命。
最值得庆幸的就是孩子比较乖,除了正常的水肿,倒也没什么难受的。
现在天天在家胡吃海喝的,刘清胖了一大圈。
有时候徐默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之前瘦的跟猴似的,现在倒是珠圆玉润了。
等雨好不容易停了,温度降下去不少。
白婆子早早地就把袄子穿上了,倒是刘清,不知道是不是怀孕体质问题,反倒不那么怕冷了。
徐默不放心,非要她把袄子穿上,一会就捂了一身汗。
后来还是白婆子好说歹说,徐默才不管了。
他现在是怕了,生怕刘清有个好歹。
雨停了没几天,徐木和徐禾两父子就找上了门。
原来是家里添了金孙,他们想去山里烧点炭。
大人倒是无所谓,关键就是怕孩子冻着。
今年冬天格外的冷,这才刚入冬,已经冷得很了。
徐默听了很是心动,刘清也差不多年底生娃,需要不少的炭。
就是自己烧的炭不好烧,而且以前也有人中毒。
所以大家宁愿冻着或者去灶房烧柴火,也很少去烧炭的。
有钱人家买的银炭倒是好,既没烟子也不容易中毒。
但是贵啊,跟烧银子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