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心事_作者:Urania(189)

2019-10-23 Urania

    富察广成等人跟傅文交好,傅清的妻子伊尔根觉罗氏还是先夫人的亲侄女儿,这说明广成三人对于先夫人是十分认可的,也愿意照顾先夫人留下的孩子傅文。
    所以说,先夫人伊尔根觉罗氏是个很好的人,起码要比纳喇氏更得人心。
    傅文的三个嫂子都是很和气的人儿,两个妹妹都生得不错,只是没什么机会开口说话,只是顺从地跟在两个嫂子后面,随着大伙儿走流程。
    为什么她总感觉富察三姑娘慧心在有意无意地瞪她呢?
    静仪苦笑着摇了摇头,兴许是她敏感了吧?
    = =
    四爷一直没给傅文另派差事。
    相比于傅文的在家的悠闲,静仪就忙碌多了。管家在这个年代大都是女人的事情,即便她是公主也不例外。
    若是叫傅文坐在那里,吩咐这个婆子去种菜,那个婆子去买香烛,扒拉着算盘珠子拨份例……想想就很有违和感。
    好在出嫁之前四爷特意敲打过皇后和内务府,皇后给她挑陪嫁时候也没躲懒,选出得人都是内务府里的好手,一等一的顶用。
    归宁的第三日后,静仪便把公主府总管秦润和温、余两位嬷嬷分别拘在了书房的三间室内,吩咐他们各自给出了一张人事安排表,依着三人给出的职位安排再结合自己的意愿做了调整,吩咐秦润给府中大小管事都安排了职务。
    静仪还吩咐温、余两位嬷嬷给这些管事们开了会,言明现下安排的职位仅仅是暂时的,能胜任职位、干出成绩的才能保留原有职务,不能胜任的就早早退位,有的是人愿意替你们承担这份辛劳。
    内务府里出身的奴才们品性什么的先不论,干起活来都是一把好手,职业素养绝对够硬,就是外头官宦人家最是得力的家仆也是比不起的。
    且而今入府时间尚浅,大多数人还处于观望状态,即便又小心思也不敢有大动作。总体而言,众人都颇有干劲也还算是服帖。
    静仪从前住在雍亲王府的时候,福晋从未教导过她如何理家,入宫后更是用不到她。
    李氏自己也不懂这些,更教不了静仪,是而静仪在理家这方面比起慧仪等人多有不如,凡事都要靠着自己一点一点地学习摸索。
    公主府的一切算是走上了正轨,当家主母副本开启后的第一个考验来了——温锅宴。    对于举办温锅宴一事, 静仪还是挺犯愁的。
    她穿越后并没有学到太多当家主母的生存技能, 以前参加的温锅宴倒是不少, 只可惜眼光不够长远, 光跟着吃了,学到的也只是皮毛。
    静仪是个有点拖延症的性子,犯愁的事情大都爱边拖边做。只是这次温锅宴的事情由不得她拖延,下个月她就要跟着四爷去塞上, 回来以后就住进圆明园, 下一次回公主府可能要在颁金节左右,距离成亲六个月再办这温锅宴, 实在说不过去。
    承乾宫内, 李氏近些时日闲来无事,打算亲手给姑娘做了几件贴身寝衣。更兼前几日时候, 四爷前几日看着江宁那边新送来的料子好, 也特地吩咐造办处给姑娘做了几身新衣服, 叫静仪跟着去塞上时候穿。
    这日,内务府给公主送来了新衣,李氏给静仪缝制的几件寝衣也堪堪完工, 李氏便叫承乾宫总管金垣出宫给静仪送去。
    金垣辰时出宫, 不到午时便回来了。李氏体谅金垣辛苦, 赐座后又赐了茶, 又对着姑娘府里情况的关切道:“静儿这几日在忙什么呢?都不见她进宫来坐坐。”
    金垣便把公主正忙着准备温锅宴的事情跟齐妃娘娘说了。
    李氏一听就着急了,京里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姑娘,都是自小跟在主母身边学着管账理家的。当年在雍亲王府的时候, 皇后乌拉那拉氏虽说对静仪不错,但也是赏赐、嘉奖居多,教导什么的从没有过。
    静仪不满十八岁便嫁人了,自己开府住着,连个能指导的长辈都没有,上来就要挑大梁。她这姑娘又是个要强的,什么都是要做得最好的。这公主府的温锅宴,要是办好了,必然用功不少,容易累坏了身子;若是办不好,叫亲戚们笑话了,闺女心里不痛快,愁坏了可怎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