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公主的心事_作者:Urania(311)
生气又有什么用?
“雍正篡位论”是当年反对四爷登基的对家群体鼓捣出来的言论,在大清各地都有广泛传播。而当年年羹尧、岳钟琪等人也曾和傅文一般,在川陕一带战功赫赫,保护过这些百姓,也曾经被当地百姓真心崇拜过,后来被四爷革职查办。
以上种种,也使得川陕等地百姓对四爷误解更深。
静仪生气归生气,但并没有想跟几个人较真什么,她骨子里毕竟是个现代人,对于文字狱有着生理性排斥。但即便如此,她也绝不能叫人这么空口白牙诬陷阿玛。
她只想把真相告诉当地百姓,雍正不是一个只会玩弄权谋、诛杀功臣的小人,而是一个称职、勤勉、一心为百姓着想的皇帝。
“等咱们回府后,你叫周管家来正院见我罢。”
雁蓉抑制不住好奇情绪,对着静仪开口问道:“主子寻周管家做什么?”
“叫他帮我找一间敞亮点的铺子,我想开一处书斋。”
著书立说是改变当地文人、百姓印象和思想的最好办法。
阿玛为她保驾护航了这么多年,这一次,就换她来保护他。 对于一向不擅长取名的静仪来说, 给书斋取名这事是个很让她砸脑子的技术活。
静仪原本是想以自己和傅文的名字结合起来,以“静文书斋”四个字挂作招牌的, 不想最终被傅文一力否定。
于是便有了“静轩书斋”这个名字。
静轩书斋涉猎广泛, 除了最显眼处静仪亲自执笔为四爷写得人物传记外, 还有不少静仪从京中带来的珍藏书籍誊抄版,更兼每半月一次的征文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一经开张便获得了广大西北学子的好评。
静仪曾经多次想过要把“开眼看世界”的理念灌输给本朝学子, 只是原本在京中时候事情太多, 总不得闲,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今的静轩书斋倒是个极好的载体。
静仪给京中去信, 问弘时要人, 将有关航海记事和出海后所见的风土人情写下来,题材不限,、话本、散文、科普文、说明文都是可以的。
静仪原以为弘时会挑两个好使的人给自己送来, 却不想大约过了半个月后, 三哥竟带了人亲自跑到了兰州府来。
静仪许久未见家人, 见到弘时自是欣喜,忙叫厨房备了弘时最爱的酒菜给兄长接风洗尘。
弘时本就是个散漫性子,又赶了这么久的路来到兰州府,酒足饭饱后便半歪在躺椅中不愿动弹。
“傅文也真是的,你三哥跑这么远的路亲自来看你们,他也不出门迎一迎我。”
“我也是临时才知道你来的,傅文还在衙门呢,也不知道你过来了兰州府。他这几日忙得很, 脱不开身,晚上我叫他备酒同你赔罪,你多担待。”
弘时仰头长叹:“人家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这嫁了人连亲哥都忘了!”
静仪看着弘时明显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对着自家三哥开口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弘时勉力一笑:“没事,一切安好,你家哥儿也好,只是大家都很想你了。而今看你在这里过得也好,等我回去禀了阿玛额娘,也好叫他们放心,免得时时挂念着你。”
弘时不便久留,也是同诺敏几个一样,住了三五日功夫便离开了。送走弘时后,静仪又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当中。
书斋的运行比想象中更加顺利,三个月后便已有模有样。
与此同时,战事连连告捷,时年八月初三,噶尔丹策零向清廷请和罢兵。
半个月后,静仪先于大军两日抵达京城。
= =
董鄂氏匆匆走进承乾宫内,解下披风递给使唤宫女,对着牌桌上的几位抱歉道:“是我来迟了。”
李氏正跟耿氏、钮祜禄氏同五福晋吴扎库氏打牌,听了这话对董鄂氏笑笑:“你住得远,孩子又小,原本就是过来坐着说说话,没什么要紧事,迟一些有什么打紧?”
董鄂氏坐了下来,对着李氏问道:“听说妹妹今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