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在六零_作者:蓬莱女(16)

2018-04-12 蓬莱女 年代文

  那汉子先开口了,“大兄弟,跟你说个实在话,这四个大酒坛子里装的都是酒。前些年我酿好了就想藏上几年发发香,没想到……”说到这儿叹了口气,接着道:“你想要多少我这儿有多少,可是你得晚上才能运出去,别叫人看到,也别把这事儿说出去,不然就真是要了老哥我的命了!”

  李爱国终于意识到这“文化运动”的威力了,躲还来不及,哪儿还敢撞了枪口上。要不是惦记着这几口酒,他早打道回家算了,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下来,“大哥你放心,我有数。”

  “看你穿的是新衣裳,又是真的想打酒的,要不然老哥我还真没个底儿,也不敢冒这个风险,”那汉子语气感慨,“这年头钱也不好使了,你要是有细粮,就给我点。家里老娘年纪大了,就想着吃点细粮。”说到这儿,抹了抹泪儿。怕被李爱国看到,扭过头去了。

  “大哥你放心,我家里还有点细粮,我这就先给你送来。”李爱国连忙应承。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但是这孝敬老人还真没啥说的。那老话儿还说呢,百善啊,孝为先。

  不过,以后这酒啊,还是别喝了。这地方都搞文化运动了,他们那地界儿怕也不远了。

  第8章 满月、知青

  鬼鬼祟祟、磕磕绊绊的弄到了高粱酒,李爱国趁着天黑,就着高悬明月洒下的月光,用他那辆大金鹿带着酒坛子偷偷摸摸的出了飘香镇,回家去了。

  胡老太坐在炕上等着李爱国,直到李爱国进了屋,灯亮起又熄灭,这才轻输出一口气,躺下睡了。

  胡老太等啊等,终于等到了大孙女肉肉的满月宴。

  而这时候赵红袖也终于做足了月子,下炕了。

  一大早吃完饭,赵红袖和胡老太就忙开了。

  先是把那大块的肉炸出油来,把肉渣子放碗里备用。接着又把那一大堆子的土豆削皮切块,萝卜切块,白菜切条,就等着客人上门了。

  先到的是孙玉秀,她是来帮忙的。

  说是帮忙,这会子还真是帮不上啥忙。毕竟冬天里就那么几样菜,还能炒出花来不成。在菜里多放上点油和肉,这就是能说道说道的好东西了。

  等着客人陆陆续续的进门,为了防止小孩子胡闹,胡老太指使着大孙子领着一群孩子在除了灶房的四间屋里头摆上桌子,再把他们撵出去挨家挨户的借凳子马扎啥的。这样小孩子有事儿可做,也就没那闲工夫跑来跑去的,到饭点儿找不到人。到点儿直接叫人吃饭就行了。

  除了孙玉秀在帮忙炒菜之外,她的大儿媳妇,李爱党的媳妇郑桂花在帮着烧火;二媳妇荊招弟也忙着在院子里架着个锅烧水呢。一大家子的女人每个人都有活干,忙而不乱,井井有条的,一看都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

  等那菜上了桌,再把每个人的杯里满上酒,李爱国坐在屋里的酒桌上,吆喝一声,这就开吃了。

  既然是酒宴,那就得男人和男人一桌,女人和女人一桌,小孩子跟着女人一个桌啦。胡老太也盘腿坐了炕上招呼着一大桌子的女人,除了赵红袖还得在灶上盯着把馒头热热,其余的人都上了桌。

  赵红袖今天的任务可是很重的。作为今天仅次于肉肉的主角,她不仅得烧火做饭,还得在别人吃饭的时候看着锅,更得照顾着还在吃奶的肉肉,真是一刻都得不着闲。要是她跟鸣人似的会那影□□术,少不得得分个十个八个的。

  人家吃着饭,她得饿着肚子盯着锅。等她可以上桌吃饭的时候,女人那桌的菜基本上就也剩不下啥了。这酒宴上可不兴留饭啥的,所以赵红袖也只得就着剩下的菜吃饭了。

  倒不是胡老太刻薄儿媳妇啥的,这地儿的风俗就是如此。要是家里有宴,女人们都是要下厨的。作为胡老太唯一的儿媳妇,赵红袖可不就得自己把这酒席子给撑起来嘛。李爱国是男人,那就得招待客人;胡老太是长辈,也得招呼女客;她那两个儿子年纪不大,连上男人席面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说啊,这人人都有章程,赵红袖一点都不觉的委屈。

  真要算起来,赵红袖都得偷着乐呢。这年头村里出生的孩子哪有办满月宴的,她家里还是头一份呢。虽说是因为老太太喜欢肉肉这个闺女,那也是她生的不是?!她的脸上也有光呢!没看见那些小媳妇都拿羡慕的眼神偷摸着看她呢嘛。还有就是谁家舍得那两大袋子细粮换酒啊,人胡老太就是大气,这酒席子没酒,或者是酒不够喝,那还是酒席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