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在六零_作者:蓬莱女(22)

2018-04-12 蓬莱女 年代文

  孩子多了,能捡到的大粪可不就少了嘛。所以那一道放学时候就跟赛跑似的,就看谁跑得快,今天谁捡的大粪没准儿就多上些呢。

  明天上学的时候少不得就得得意洋洋的宣扬自己捡了多少多少的大粪,挣了多少多少的公分,然后收获小伙伴们一众羡慕的小眼神。那感觉,就跟得了奖状似的,骄傲自豪的很。

  于是没有跟他们共同话题的肉肉就被孤立了,得亏她不是这个年纪的小屁孩,要不然少不得为了别人不跟她玩哭一顿鼻子。

  在别人眼中,肉肉那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放学了不用拾大粪、还得让大人骑着车子接,身上穿着没有补丁的新衣服,课间还有用布缝的六个瓣的毽子可以踢,可是把他们给嫉妒坏了。

  这时候那是“我穷我骄傲”,虽然这里没有受到文化运动的波及,可是这群孩子那也是看不起“有钱人”的。看来这仇富心理在哪个时代都是有的。

  肉肉才不会跟这群小屁孩计较哩,虽说一开始还有为了找话题融入集体也跑村地头上拾大粪,可是被胡老太说教一顿也就再也没有干过了。

  就如胡老太说的,一个村有一个村的光景,犯不着跟人家比。

  李家庄地里年年种的那都是小麦玉米这些能填饱肚子的庄稼,而别的村为了家家户户能填饱肚子,那种的都是高产的地瓜。连玉米都少有种的,更何况是产量不如玉米的小麦呢。

  也是她魔障了,她就是这六十年代的“富户”又怎么啦,那城里还有比她们日子过得更好的呢。再往深处想,要是她爷爷还在,那她更得成了机关大院的小公主了。

  这村里就没有个拾大粪的,她装啥穷人去拾大粪啊,真是闲的,被这群小屁孩给传染了。

  不过,这时候的孩子还真是厉害啊,小小年纪就知道挣工分补贴家用了。

  想想上一世她还在干啥?

  唔,还像是还在对着院长奶奶撒娇想买一件新衣裳?!

  莫名羞愧啊……

  第11章 肉肉进城

  大哥李洪玉在城里上高中,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从城里坐公交车道镇上也就三十分钟左右。

  每次大哥一回来,胡老太少不得就得尽其所能的给他弄点好吃的。这不,大哥要回来的星期六早上,胡老太就操持起来了。

  这春天啊,农村里有一样很新鲜菜色---小豆腐。

  什么是小豆腐啊,就是那豆糊掺和着野菜一煮,这就成了。

  胡老太昨天晚上就把豆子给泡好了。这豆子是自留地里种的,家家户户都有,除了榨豆油之外,还可以做豆腐豆浆什么的,也是这农村自留地里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

  把那泡好的豆子搁小磨上掺着水磨成豆浆糊糊,这第一个步骤就算是完成了。

  这野菜嘛,地里的荠菜就是顶顶好的。把荠菜洗干净往开水里一抄,再捞出来剁碎了,这就行了。

  然后再把豆子糊糊和野菜往锅里一到,烧火,开了锅撒上点盐就成了,倒也没啥大的技术含量。

  虽说是为了犒劳大孙子,可是那家里的人也得吃不是。所以一般农村里做一次小豆腐少不得就得是一大锅,好多吃上几顿。而且小豆腐这东西,豆糊糊是越煮越香,那菜是越煮越烂,多做点也好多煮上几顿。

  要是家里有那排骨、大骨头、鸡骨头啥的,往锅里一扔,那小豆腐的豆香气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出来,可真是香死个人啦。吃过一回,你就忘不了啦。

  反正肉肉就忘不了这个香味,她就很喜欢吃。在后世她倒是在城里见到过卖小豆腐糊糊的,可是她见到那豆子起的泡沫,就跟掺和了几斤洗衣粉似得,就没敢买过。

  在这里第一次吃过这东西之后,她就爱上了。不过那时候她吃的是秋天里蔓菁叶子的小豆腐,和这个荠菜叶子的还不太一样。而且还可以用别的野菜,像是婆婆丁、萝卜缨子、苔菜什么的都挺好的。总而言之,都也是让人忘不了的健康食物。

  这东西不但好吃,而且还养生,对那些肠胃不好的人还真是个好东西。听说他们这地方有时候看望病人没有啥好东西,就是带上一碗自家做的小豆腐呢。这东西软软的好消化,对肠胃也没有那么大的负担,对病人来说可是比小米粥还要好的东西。

  当然了,胡老太的这一锅小豆腐没有加骨头啥的,就是单纯的一锅荠菜的小豆腐。毕竟这骨头也是个稀罕东西,不年不节的,在他们这地方还真是不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