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知,我也不是贺翎儿?”
“怎么说?你感情还是半人半妖?”曾子扬呵呵脸。
“你可知道周国江太后?”
曾子扬点点头,“一代恶后,恶名昭著。”
“你口中恶名昭著的江太后就是我。你想知道我是被谁杀死的吗,正是被你口中并非绝情之人的苏清城,他当时易容成了顾既明的样子接近我,杀了我。”
“你那么聪明,怎么会想到编造这么蠢笨的借口,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吗?”
江采苓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那双杏眸中没有一丝一毫伪装的神色,干净地映着他的身影。
曾子扬额头上渐渐有细微的汗珠冒出,良久,他沉沉开口,“你有证据?”
“苏清城的情报网如此厉害,应该知道贺翎儿在江太后死去的第三日忽然性格大变吧?而且也应该知道,江太后善毒,而我正是制毒的高手。”
她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曾子扬的心坎上,见他不说话,江采苓继续说道:“所以,你认为我即使跟着你回到了南安,能改变什么?无非有两种结局,第一种我仗着苏清城的喜欢胡作为非,效仿妲己褒姒,楚国如今的歌舞升平很快就会成为酒池肉林:
第二种,就是我要亲手为自己报仇,他当时如何杀死的我,我就要怎么杀死他,等苏清城死了之后,只有一个弱小皇子,窥觊皇位之人狼心骤起,届时定然战争四起,民不聊生。你知道我的手段,只要我想做的,没有人能拦住我。”
江采苓再赌,赌曾子扬作为官员对国家、对百姓的赤诚之心会大于作为一个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之心。
正文 第187章 苏清城,不死心
“你深知我的脾性,不会做任何危害国家百姓之事,所以才能如此镇静地说出这番话引我上钩。”曾子扬说话时面容冷峻,忽然间展颜轻笑,带着几分轻嘲,“不过现在我倒是相信了,你果真是江太后。”
江采苓摇摇头,“树荫下乘凉之人不知炎炎烈日的滋味,我不求你能体谅我的心情,但希望你念在普天百姓,就当那个谢云阳已经在那场通天大火中烧得只剩下飞灰。”
“我答应你,不是因为你口中给我扣的道德高帽,而是因为我曾经当你是我的朋友。”曾子扬淡淡开口。
“曾经”二字一出,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必要说破了。
表明了立场,他们之间就再无做朋友的可能,
回想起大殿之上曾子扬胸有成竹的模样,江采苓还是叫住转身欲走的曾子扬,开口问道,“假如刚才我不拦着你,你会拿出什么证据证明我就是贺翎儿?我们自认为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他唇角微张,“唯虚张声势耳。”
曾子扬离开那天,江采苓还是去送了行。她见到曾子扬的第一眼还是在南安城中的夏诗会上,那个为了心上人显得轻狂的男子如今成为了一人之下的国师,那个容易被人激怒的心中也开始藏了事关国家的巨大秘密。
生逢灿烂又危险的权力漩涡,人会迅速长大,如她自己,如郭昂,又如他。
行走到城门口时,在众多人群中围拥之下,曾子扬感受到来自某一方向别样的视线,如芒在背,勒住马缰的手一顿,接着倏然放下,没有回头。
他日再见,必定就是戎相见之时。那日之恩情便当做事还了江采苓在土匪山上的相救之恩,若是两国必要打仗,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春花刚谢,夏草已长。目光所及之处,是洛阳城斑驳的城墙,不知道记载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更迭,记载着多少天下人不为人知的历史残骸,如今已经看不出最开始的模样。
曾子扬微微叹息一声,今生初次来长安,但愿今生不复来。
……
路途遥遥,戈壁黄沙,江南流水,一路上风光阅尽,不到一百人马的队伍回到了南安。
听说,近来的苏清城比起刚坐上皇帝之位的时候还要勤政,每日寅时早起,戌时三刻睡下,周而复始。不过是他来回洛阳两个月的光景,南安城却比他出发时还要繁华许多。
曾子扬露出了最近以来第一次的笑容,果真苏清城是有着帝王的手段,如说他能一直勤勉下去,何愁穷人无衣,何难病人无药。
回到府中沐浴更衣后便匆匆进宫面圣,百川殿上,高坐砸龙椅之上的苏清城清隽的面容又消瘦了几分,腮上无肉,眼底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