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采苓躲闪不及,被扑在了地上,一个温热的软软的东西舔着自己的脸。对准了目光焦距,便看到了一个金色毛发的狗狗高兴地吐着舌头。
阿瓜见到江采苓分外高兴,整个人狗身都钻进了江采苓的怀中,江采苓穿着的外裳上便也沾了些阿瓜那纤细的金色绒毛。
“翎儿,进来吧。”
顾既明的声音从房间中传出来,清澈如水的声音没有半点意外和疑问。
江采苓不禁纳闷,她明明没有发出声音,怎么顾既明这么肯定是她呢?放下阿瓜便走了进去。
一开门,便看到手中拿着药碗的九歌,九歌见到江采苓点头唤了一声,“贺姑娘来得正好,大人服用了汤药,伤口的痛止住了,如今正在看书。”
江采苓低头,心中充满愧疚。
“都怪我,要不是我,顾相也不会遭此不测。”
九歌娃娃脸闪过了不忍,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都过去了,只怕此后身后不简单,贺姑娘倒是要多加小心。”
江采苓心中一暖,回过神来,已经被九歌拉进屋内,而九歌从外面关上门,如今房中只剩下了二人。
江采苓穿过走道撩帘子进了里屋,只见阳光透过窗格子照进来,在那地面以及桌上的宣纸上打出一片片的小格子,一张雕花床上,顾既明侧身靠在背后的靠垫上,手中拿着一卷书,仔细的看着。透过那薄薄的阳光,更是显得他此刻面色如玉,好似仙人一般。
他身旁便是一张小椅子上,放置着一床小被子,怕是九歌昨夜连夜照看留下的,顾既明头也不抬,朗声说道:“你来了。”
这声音不似平常那般清冷,反倒像极了春风,那足以融化冰山的春风十里。
江采苓走到顾既明床边,道了声“多谢顾相昨日的救命之恩”便坐在了小椅子上。
顾既明抬头看向她,满眼的笑意,“既然我救了,那你要如何回报?”
江采苓一愣,她只知道顾相向来清冷,没想到还有如此一面。这倒是要她如何?
“顾相想要如何?”
顾既明放下书卷,如墨幽深的眸子看着她,仿佛要看到她的灵魂里一样,不由得让江采苓心中一颤,她别过头,“你昨日叫我什么便在将我唤一声。”
昨日情急之下,她唤了一声“阿夜”。
江采苓心中一紧,这是她还是太后的时候,总觉得叫“顾卿”有些疏远,唤“既明”又和其他人的叫法没有区别。在大周,只有亲密之人才能直呼名,而名更是有些私密的,于是就打听到了顾既明的名,从那之后,每每朝堂之下,她便总叫她“阿夜”。
正文 第三十七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
他发现什么了吗?
自己现下是贺翎儿,是贺家的五小姐,他纵使再如何厌恶江太后也不能将完全陌生的两人联系在一起。江采苓想到此处,准备装傻,故而抬眸,一脸懵懂地看着顾既明,不解开口:“顾相?”
顾既明摇摇头。
“顾既明?”
顾既明皱了皱眉,再次摇摇头。
“顾夜。”
顾既明幽深的眸子看向她,一字一句说道:“翎儿,你现下不愿叫我也无妨,我们来日方长。”
江采苓背脊一怔,面上依旧蒙着一层懵懂,浅浅开口,“翎儿不懂顾相在说什么。”
顾既明低下头,继续翻看着手里的书,随着翻动书页的声音,淡淡开口,“帮我倒一杯茶水。”
“你如今病还没好,喝茶不好,我帮你倒一杯温水。”说着就从水壶中倒了一杯温水递到顾既明手边,“我见桌子上有枸杞,便泡在了水里,适合你现在喝。”
接过了白玉茶杯,顾既明将书卷放在一边,不经意般幽幽开口,“你懂医?”
“我没读过医书,但是这些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你给我服用的药丸很有效,之前也有人送过我一粒一模一样的药丸,不过现在那个人却不在了。”
江采苓知道顾既明说的那个人就是她,心中一惊但是表面面不改色,风轻云淡地问道,“你和她是好友?”
“不是,我和她连朋友都不算,她死了,应该说是普天同庆,皆大欢喜。”
一句“皆大欢喜”让江采苓想到了在她死后第三天自己独自在面馆吃面时,道路两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