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听到后,以讹传讹,认为楚富是神童,如果进学,必能考状元。
楚家人欣喜若狂,楚富就是文曲星下凡,他们家生了一个金疙瘩,节衣缩食供楚富进学。然楚富认为乡下夫子学识浅薄,非要上镇上求学,家中又无钱财。楚富学堂里一同窗和他说,妹妹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卖了几两银子,他才能进学。楚富就起了卖姐姐的心思,承诺以后自己当了状元,一定会赎姐姐出来。
楚富只是惊艳一时,年纪越大,越显庸俗,他一直记得当时夫子说的话,不甘心自己平庸。他让二弟一家供养他读书,楚贵可精了,帮了几次,看到大哥没有出息,及时收手,没有在帮;楚富就把目光放在楚尘身上,小弟媳妇家有钱,楚尘走上供血带的道路。
“尘儿,是不是不习惯房里的药味?”荀氏亲昵搂着楚尘,孩子长的皮包骨,小弟家为了供养楚富进学,把女儿卖进大户人家,饭定量,全紧着楚富吃,这孩子小,抢不过两个大的孩子。
楚尘摇头,“想阿姐。”楚尘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跟着楚仪。
“尘儿会把你姐姐找回来的。”荀氏哄着孩子,将孩子抱到丈夫床前,“以后我们就是你爹娘。”
楚尘睁着乌黑大眼睛,不明白俩人说什么,很乖巧窝在荀氏怀里,时不时对着俩人笑。
楚玦伸出枯槁双手,轻轻抚摸孩子,他有孩子了,他有后了,为了孩子,他也要好起来,为孩子挣一份家业。“尘儿,叫爹爹。”
楚尘头埋在荀氏颈窝不说话,他是成年人思维,小孩子遇到这样的事,如何反应,他一脸懵。
俩人看到小豆丁黄黄的皮肤上出现两朵红梅,小家伙还会害羞,笑声充盈整个房间。
楚家二老听到大儿子久违笑声,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大儿子笑了,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是一个好兆头,儿子过两天就会好,小孙子也许能改变大儿子命运。楚家二老开始重视小孙子,这是大房唯一的孩子,虽然不能超过楚富。
楚尘现在被大房当猪样,每次他肚子吃鼓起来,荀氏才肯罢休,短短几日,他脸上就有肉,楚玦气色渐渐好起来。
楚富拿着卖姐姐的钱被楚玮送到镇上私塾进学,楚玮临走的时候嘱咐儿子,一定要用心学习,不能辜负大家希望。
“放心,爹,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楚富到镇上私塾,只看一眼,就知道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乡下夫子都是哄小孩子的,童生都没考上,就跑到乡下教书,骗他们钱财。
“每月休息,爹来接你,千万不要乱跑。”楚玮再三嘱咐,就怕儿子被人拐跑。
“知道了,爹,你快些到集市上卖菜。”楚富催促父亲快些走。
楚玮挑着竹筐,自家种的菜到集市上能换些钱,大儿子到镇上读书,更费钱,卖女儿得一些钱财、爹娘补贴,大哥、大嫂因为过继小儿子,给了他一些钱财,要不然他也不能狠心把大儿子送到镇上读书。
大哥以前是全家希望,村里夫子不收钱教导大哥,可能是大哥时运太背了,冒着雨赶童生考试,在那场考试中高烧熬坏了身子,一副病秧子,天天抱着药罐子。现在大儿子是他们一家希望,光耀门楣,他大儿子会实现。
荀氏在田地里翻地,旱地里种上大豆,自家男人现在可以下床走两步,日子越活越有奔头。
楚尘晃悠小身子,一个洞里放三粒豆子,小手端着一碗豆子,蹲下,缓慢往前移动。他看到洞里多一粒豆子,立刻捡起来。
一旁村民善意笑出声,“阿荀,你家儿子真实在。”他们点豆子,五粒以下随便放,放多一两个也不会弯腰捡,浪费时间。
楚尘裂开嘴冲着大家伙笑,做不出小孩幼稚动作,他见人就笑,不多说话。
这个孩子性子好,给楚老大做儿子正好,楚富太能花钱、楚贵太能闹腾,还是楚尘好,乖巧,不闹人。楚老大生病了,荀氏也不用费心照顾楚尘。大家伙每日喜欢逗楚尘,每次看到他脸爆红,他们才满意。
楚爷爷给老二家干活,楚奶奶给老大家干活,这样分配为了弥补老大要了老二家儿子的亏欠;多帮老二家,对大孙子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