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福宁殿_作者:初可(107)

2018-04-08 初可

  蔡雍的家世也并不差,又与武安侯府、魏郡王府是姻亲关系,不该为官这么多年,依然只是个判礼部事。

  赵琮叫他起身,与他说了些话,才明白为何他为官多年,始终只是个判礼部事。此人行事、说话都过分刚直,又能讨好得了谁?先帝与孙太后均是真贵族出身,向来喜欢嘴甜之人,也喜欢相貌好的人,这等不会讨好他们的人,自然不爱用。

  其实蔡雍当真是有些本事的,当年科举,也是二甲前几名。

  赵琮没有先帝与孙太后那样的贵族架子,他反倒喜欢蔡雍这种直来直往的性子,成日里绵里藏刀地说话,累不累?

  虽然只来了两位官员,但都是得用的,赵琮很高兴,笑眯眯地一直与他们二人说话。钱商算是他的半个岳父,自然是全心全意地辅佐他。蔡雍这种性格的人,赵琮最会哄,哄到后头,赵琮说了个趣事,蔡雍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十分洪亮。

  恰好此时,福禄来报:“陛下,各国使官已全部入殿。”

  赵琮点头,对钱商与蔡雍道:“二位大人也请去殿中罢,朕稍后便到。”

  钱商与蔡雍共应“是”,转身先往正殿而去。

  赵琮起身,福禄又为他整了整朝服,他抬脚正要走,又停下脚步问:“小郎君来了没?”

  “尚未。”

  “你跟外头的小太监说一声,小郎君来了,便在此处休息。待朕见完使官,一同回福宁殿。”

  “是。”

  赵琮这才放心地去了正殿。

  正殿在侧殿的东侧,赵琮恰好迎着朝阳行走,他步履闲适,抬头看了眼东方的朝霞,心道,便从这一刻开始罢。

  而暗了六年的紫宸殿,终于再度照进了清晨的阳光。

  赵十一到侧殿时,福禄交代的小太监殷勤地赶紧跑到他跟前,行礼道:“小郎君!陛下临去正殿前交代小的在此处等您呢!”

  赵十一朝他点点头,往殿中走去。

  小太监是在前殿做事的,对这位魏郡王府的小郎君并不熟,但知道陛下宠他宠得很,更知道他是个傻子。此刻心中却想,傻是傻,气势倒是挺足!不愧是养在福宁殿中的!

  小太监索性更殷勤,笑着道:“小郎君,您先坐下喝杯茶。待会儿小的便带您去瞧,哎哟!那些外国使官啊,穿的衣裳可真是五花八门,戴着金冠的啊,那是辽国与西夏的使官!只是辽国的使官穿紫衣,与咱们的衣裳十分相像呢!西夏国穿的是红色窄袍,小郎君待会儿看仔细了哟,他们的金冠其实也不同,高丽——”小太监话多得很,一串串地直往外蹦,边说,他还边给赵十一倒茶、拿垫子,一丝错处都没有。

  他说得正起劲,突然从正殿中传来一阵如山呼般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太监怔住。

  赵十一也怔住。

  这种感觉很奇妙。

  应该谁都没能想到,有人会心甘情愿地高呼出这样的声音。

  赵十一甚至怀疑,那些国家的使官是否已事先彼此打好招呼,要这样表现一场。否则,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使官宁愿行礼,也不愿喊得这般震撼。

  他们撑足了小皇帝的面子,便是打了孙太后的脸。

  打了孙太后的脸,孙太后又能对使官如何?孙太后是典型的守旧派,不敢打仗,不敢革新。她只能把丢掉的面子算到赵琮身上。

  使官们只想挑拨孙太后与赵琮。

  孙太后若是个聪明的,便不会上当,反而更该对赵琮好,将赵琮骗得越发听话。

  赵琮若是个聪明的,就该好好利用一番这些使官,再把孙太后给踢下去。

  只可惜,这两个都不聪明。

  赵十一顿时不想再待下去,实在没意思,他起身便要回去。

  小太监回神:“小郎君!您不看了?”

  赵十一未搭理他,直接往殿外走去。

  吉祥行礼道:“这位阁长,小郎君怕是身子有些许不适,小的这便陪同小郎君回福宁殿。多谢阁长方才的一番介绍。”

  “哎哟!不妨事,小郎君既不舒坦,你就赶紧回吧!”

  吉祥再弯了弯腰,追着赵十一走了。

  方才的小太监又看了眼正殿的方向。

  他恰好是六年前来前殿当差的,也恰好赶上了陛下的登基大典。

  陛下的登基大典上,山呼“万岁”的声音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