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福宁殿_作者:初可(209)

2018-04-08 初可

  如今宣德楼前热闹得很呢!

  他们知晓陛下的意思,倒也没急着将人送回燕国公府。

  这边厢,小太监正要出门去带孙大娘子出去,又有太监来报:“陛下!燕国公求见!”

  见他个大头鬼!

  赵琮沉声:“不见。”

  随后,他便大步走出了福宁殿,往雨中走去。早有小太监慌忙去替赵琮撑伞。

  从头到尾,早已被遗忘了的赵十一还留在福宁殿内。

  他忽然笑了一声。

  他不是笑自己被忽视。

  这种时候,赵琮被气坏了,只想着替染陶做主,且外头又有那么多人跪着,一时记不起他也无碍。

  他笑的是赵琮这个人。

  从前,他当真以为赵琮是个傻子,便是偶尔冒出惊人之言,做出惊人之举,也是赵宗宁或其他人教的。他从未见过赵琮处理突发事件的模样。

  今日,他见到了。

  他很惊讶,惊讶的同时也有些惊喜。

  到底是赵琮与他一样,装了太多年,还是赵琮只是大智若愚,关键时刻被刺激得才如此?

  他一时竟也辨不清。

  但他知道,兴许一直以来,都是他错了。

  大家都错了,每个人都小看了他。

  单说处罚孙竹清与孙筱毓等人的法子,不是没人能想到,只是没人会去做,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此举碍眼,有违身份,不愿示下。赵琮却不,他用行动表明了到底何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赵十一再笑,并叹息。

  若赵琮是个傻子倒也好,起码只会令他怜惜。

  偏偏赵琮今天露了这么一手,这种有仇必报,且报得痛彻心扉专刺痛处的法子,可真的是太合他胃口了。

  他原本便有些迷茫于将来,此时竟然又恍惚起来。

  但他知晓,真的已到他该走的时候。

  或许他今早就不该来福宁殿,更不该瞒着赵琮。他们都将赵琮想得太弱了。

  但此时,还有他能帮赵琮做的。

  他起身,也往外走去,吉祥与吉利跟上他,问道:“郎君去何处?”

  他笑:“宝慈殿。”

  赵琮亲自登上宣德楼。

  从前先帝还在时,每逢上元节等节庆,皆要登楼与民同乐。孙太后名不正言不顺,六年来从未登上过宣德楼。

  如今,此楼终于又站上了一位皇帝。

  赵琮一出现,楼下原本看热闹的平民百姓立即也跟着跪了下来,与雨中的举子同呼万岁。大家从未见过宫中的新官家,但他站在那处,人人便知,那就是皇帝!

  雨本就能够传声,此时这么多的人大声高呼万岁,仿佛能传到千里之外。

  赵琮都不禁一怔。

  此时他才明白,到底何为皇帝。

  楼下的人却还在一声声高呼,不愿停下,直到福禄高声道:“起身!”

  下面众人却不愿起身,哪怕下着雨,迷了眼睛,也要抬头看着他。

  赵琮再看了福禄一眼,福禄再道:“陛下有话要示下!”

  众人立即噤声,方才仿佛要震破雨幕的声音立即消失,整片天地间,似乎只剩连绵不断的雨声,以及赵琮他自己的心跳声。

  赵琮没法不激动,没法不兴奋。

  这个时代,皇帝等于天命,天命等于道义。

  他不想搞个人崇拜,也不得不承认,他被所有人崇拜着。虽然目前仅因他是皇帝这个身份才被众人崇拜,他也不由兴奋。

  他更想做一个真正值得众人崇拜与信任的皇帝,而不仅仅是这个身份。

  大抵每一个帝王皆是如此,所以无数多的人为了这个位置抢破脑袋,不惜流血、流泪,也不惜引起战火蔓延。

  赵琮往前又走一步,开口道:“诸位先请起!”

  几乎从未有过帝王用“请”这个字,赵琮无意真搞什么所谓的平等与民主,这个时代并不合适。但这些大多心地善良的平民老百姓,他也愿善意对待。

  赵琮的声音本不大,但他站在宣德楼上,与众人离得较近,又有雨声的传播,前排的人均能听见他的声音。

  他的音色本就极美,有雨声的和音,更被雨水湿润,声音变得愈发悦耳。

  楼下众人既是激动,也是感动,后排的百姓纷纷站了起来,再往后的百姓即便听不到,也随着一一站起来。

  只是前头,萧棠为首的书生,一个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