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看着可怜巴巴的儿子,有些心软,想着老爷已经同意儿子今天休息,出去玩应该也没问题,若是老爷发火她顶着便是,左右不过一顿训斥,可她实在不想她儿子以后长成和老爷一样严肃刻板的性子。
柳氏刮了下儿子的鼻子:“去吧,带上平安,在外面注意安。”
祁修礼开心的欢呼,又有点担心父亲那里。
柳氏看得好笑:“你父亲那里我去说,不用担心。”
于是当祁盛埋头在书房处理公务时,就迎来了他这位美艳的侧室。
柳氏在案旁沏好茶,奉与祁盛后却没有说什么,安静的侍立在一旁服侍研磨。
祁盛难得享受佳人服侍,又看她着实懂事安静,也没管她,继续处理堆了很高的公务。
一直到中午该用午饭的时候,祁盛也差不多把公务处理完,看着仍然在旁边打扇服侍的人,问道:“礼儿呢?今日他休息,怎么没在你身边尽孝?”
柳氏浅笑:“我年纪轻轻,哪需要他留在身边,今日虽说休息,但礼儿向来乖巧,此刻可能正在和他的同窗好友聚在一起探讨学问。”
祁盛挑眉:“哦?那等他回来我倒要听听他们能探讨个什么结果。”
柳氏面色不变,继续微笑着说道:“他们才读几本书,能探讨出什么结果,老爷今天不是允他休息嘛,怎能又忽然考较?”
祁盛也没再为难她,故作认同道:“嗯,那今日就放过他。”
**
等到辣椒长出来,祁盛部留籽储存,如今已到八月份,种植辣椒再合适不过,祁盛心下大喜,特意把祁府菜园开辟出来,又请了农活一把手的张嬷嬷,祁盛假意问询实则引导她如何种植,抛开辣椒在如今的稀奇,也不过是普通的一种蔬菜。
张嬷嬷忐忑的种完辣椒,一天好几趟的往菜园子跑,好在一个月后辣椒苗长势不错,才放下心来精心侍弄。
如今正是农闲时,祁盛想了想,命衙役到各村通知里正,十天之内上报最新的户籍和人口数量、在种植土地和荒地的情况。
这个消息一出,第二天余平县的乡绅就通通来拜访。
祁盛的这一举措,几乎明晃晃的通知百姓要恢复正常的赋税了,百姓们不敢不缴纳,却恳求当地有名望的乡绅能去县太爷那求求情,最起码要等到大豆收获后再缴纳。
各乡绅应该是讨论过才来找祁盛,于是派出代表刘乡绅向祁盛汇表。
刘乡绅行礼后,问道:“大人,草民可否斗胆问一句,是否今年税收要按正常标准缴纳?”
祁盛点点头也没有多说。
众人虽已猜到,不过心下忍不住叹息。
刘乡绅继续道:“大人,草民代表余平县百姓感念朝廷和大人这些年的仁慈,只是……只是如今百姓虽刚收了粮,但除去自家吃的,还有很多人家凑不够数,草民斗胆替他们恳求,能不能等大豆收货后再行缴纳?”
祁盛沉思片刻终是点头同意,这其实是他早就想好的,百姓的收成他也知道,刚缓了过来,本以为今年能存点余粮,可一旦恢复赋税,仍然要过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众人目的达成本要起身告辞,却听祁盛说道:“各位,近两年济州还算风调雨顺,可我余平县依旧做不到人人都能吃饱饭,难道你们就没想过怎么让余平百姓摆脱这种困境?”
众人苦笑,余平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百姓也不如江浙一带有经商的天赋,如今只求着老天能安稳几年,让他们都喘口气!
祁盛也没再多说,他本想着趁这次机会和他们商议下修路的事宜,不过如今辣椒还是培育期,看不到实际效果任他是余平县的老大也没人会心甘情愿听他的话。
不过祁盛的话也让众人在私下议论开来,本以为县太爷不久就会有新的政策,不过直到十月份他们才得知祁盛的打算。
几天以后祁修文归家,先是来祁盛这请礼问安。
祁盛看着稳重不少的大儿子,问道:“怎么样,这段时间可有何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