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大哥脾气最暴烈,人也蠢得很,但胜在他没什么坏心思,对孩子也挺喜欢。我对他倒是没什么恶感。反倒是老八,虽然整天面上笑嘻嘻的,但是蔫儿坏,心里藏了什么坏水谁也不知道,这些年他给太子和老大挖了多少坑,我可是看在眼里。可惜老大蠢钝如猪,竟还以为老八唯他马首是瞻,半点儿不曾怀疑。估计以后被老八算计得圈禁了事,也没什么奇怪的。”
胤禛眼神冷淡下来,“可惜世人愚蠢,看人只看表面,那老八的名声可比老大好了不知多少。”
宝珠看着胤禛,心里想着,就他这模样,估计在老八手上也吃了不少亏。
胤禛又道,“那群小崽子果然是爷的种,看人的眼光也随了爷。”
胤禛说完这句话,便一脸自得地坐在椅子上开始品茶,竟是不打算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了。
宝珠:“???”
好在苏培盛识趣儿,等确定胤禛不打算开口后,他才娓娓道来:“小主子们挺喜欢直郡王的,就算直郡王板着脸去抱他们,一个个也挺乐呵地伸手。反倒是好脾气的八贝勒想要抱一个小主子的时候,小主子完全不给面子地躲闪起来,若是八贝勒非要抱,那小主子就当场嚎哭起来,很是给了八贝勒没脸。”
然而都是小孩子,一向自诩心胸宽广的胤禩也不好和一个小孩子计较。
宝珠听了这话,也觉得有些吃惊。
若是不了解老大和老八的真正性格,只看外表的话,老八明显是更受孩子们欢迎的那一款。
但孩子同时也是敏感的,接触他们的人究竟是好意歹意,他们大多能够分辨得清楚,会更喜欢直肠子的老大,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这本来是一桩小事,但就和之前胤禛吓哭孩子,明明没多少人知道,结果被传得人尽皆知一样;这次太子将孩子吼哭了,自然也没瞒过其他人。
如之前一样,康熙也知道了此事。
不过太子吓哭的到底不是自己的孩子,康熙也没什么立场训斥太子,于是在一次聊天时无意提起这件事,准备打趣太子一二,便准备就这么放下。
然而面对康熙的打趣,太子却当场变了脸色。太子这样的表现是康熙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想到他这样表现背后透露出来的讯息,康熙也没了好心情。
但康熙对托儿所的好奇心,却是越来越浓了。
这日,康熙批阅完所有奏折,便让梁九功给他找来一件常服:“今日正好有空,朕准备到老四府上逛逛,顺便看看那个托儿所究竟是什么模样。”
他那几个儿子去看过后,回来对四福晋可是赞不绝口,一个个都说四福晋会养孩子。
论养孩子,难道还有人比他更擅长?
看看他这几个跟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的儿子吧,个个成才,这满清朝上,他就没有听说过有人养的儿子有他这几个孩子出息成才。
这一溜可是十几个,没有一个差的。
梁九功对康熙的心态摸得很清楚,闻言笑了笑,道:“雍郡王府上的小皇孙可没那么好伺候,几位爷不是说了,不但太子将人吓哭了,连一向好脾气的八贝勒,那也没得了好。皇上一身龙威,若是吓哭了小皇孙,可千万记得哄好才是。”
康熙大笑:“你这老滑头,滑不留手的,难道还担心朕迁怒小孩子?那些孩子可都是朕的小孙子,岁数也小,正是不知事的年纪,就算做了什么,难道朕还能和一群小崽子计较?”
说完,康熙怔愣一瞬,但他很快掩饰过去。
梁九功倒是看到了,但他只管低头为康熙整理衣服,只当自己眼瞎了。
他在心底幽幽地叹了口气,太子殿下,可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
康熙微服来到雍郡王府一事,并未提前告诉胤禛。所以等宝珠听人前来传话,说是弘晖的玛法(爷爷)过来探望孩子时,险些被吓得摔了一跤。
康熙的身份可没人敢冒充,否则若是被发现,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宝珠一刻也不敢迟疑,赶紧带着人到门口亲自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