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四福晋_作者:青青小艾(200)

2019-11-18 青青小艾

    康熙早已对太子不满,也对他的所作所为有了七八分的了解,所以胤禔那些说太子“暴戾不仁”,诸如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七分真三分假的事,都让康熙十分不满,而且深信不疑。

    毕竟胤禔等人说出的种种事件,都和太子以往表现出来的性情吻合,确实像是他做得出来的事。

    而这无数的小报告当中,康熙最不满的,恐怕就是他截留蒙古贡品一事了。

    此事不论真假,但都成了康熙眼里太子最大的罪行——

    贡品本是献给皇帝的,他一个太子将其截留,是想做什么?想提前享受一下做皇帝的感觉,还是不满如今太子的待遇?

    康熙甚至对梁九功说,太子这是想要分他权柄威势,然后方便他行事。

    梁九功听了,当场吓得冷汗直冒。

    “行事”二字,实在让人心惊胆战,太子究竟想要行什么事?这个事究竟为什么又要分掉皇帝的权柄威势才能成行?

    梁九功完全不敢深想。

    因为胤禔一方的诸多想动作,康熙本已经对太子不满到了极点,谁知这时又突发意外——

    如今刚满七岁(虚岁)的十八皇子突然病了,还是来势汹汹的急性病,眼瞧着就要不成了。

    这位十八皇子可是康熙的老来子,自从前头几个皇子接二连三地进入朝堂,开始威胁到康熙地位后,他在这些皇子身上就很难体会到父子之情、天伦之乐了。他年纪又大了,确实渴望这些感情,于是便对还未长成的诸多皇子十分亲密,感情颇深。

    十八皇子母妃密嫔,又是康熙如今最宠爱的一位妃子,子凭母贵,这位十八皇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自然也不同凡响。

    康熙十分担心忧虑,甚至不顾自己年迈身体,日夜守在十八皇子的身边。

    然而这个时候的太子,却仍旧沉迷玩乐与拉拢大臣,对此无动于衷。甚至听说十八皇子生病后,一次也不曾到十八皇子的帐中探望病情。

    要知道就连大皇子胤禔听说自己兄弟生病之后,也是三不五时就会前来探望的。

    不论胤禔前来探望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至少表面功夫他做足了,没有让康熙挑出任何毛病不说,还在他心里落下了“疼爱幼弟”的好印象。

    但太子在康熙心里的印象就与之完全相反了。

    随着十八皇子病情越来越重,康熙对太子也就越来越不满,心以往积压在心底的关于太子的让他耿耿于怀的种种行径也都瞬间浮上心头。

    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往昔。更何况康熙又是在如此情境当中?

    康熙立刻想起太子让自己不满的大事小事,其中又尤其以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乌兰布统之战前一晚,他出塞途中突然生病,于是下令让太子与三皇子胤祉上前迎接,谁知道太子见到他病容后却没有一点担心的表情,更没有说过半句宽慰之语这事,让他最无法忘怀。

    这对将太子几乎放在心尖尖儿上的康熙来说,无异于是个重大打击,于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仍旧恍若昨日发生,种种细节历历在目。

    康熙甚至可以回忆起太子当时见到自己后的一言一行,甚至连他脸上的表情,都记得一清二楚。

    当时对太子极尽包容的康熙都十分生气,认为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直接将人赶回了北京,更不用说如今对太子不满到极点了的康熙。

    他直接将太子叫到跟前,然后当着许多人的面斥责道:“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

    若是太子沉默接受了康熙的指责,并立刻做出悔改的样子,日日到十八皇子的帐中探望,以康熙对太子那加了十八层滤镜的感情,这事儿恐怕也就这么过去了。

    说不得康熙还会认为自己误会了太子,然后对其心生愧疚?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儿了。

    然而胤禔当时也在帐中,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