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胤禩自认自己无论哪点都不必其他兄弟差,唯独身世让人诟病,自然想要通过其他办法弥补。
老十找来的这个张明德,正好可以做到。
可惜这事到底还是被胤禔知道了,他也不打算做什么,只是找了个机会,就在这风口浪尖上,提前将此事捅到了康熙面前。
太子才废,这胤禩就跳了出来,目标直指大位,比之胤禔都要来得可恶。
康熙怎么会高兴?
加上之前查出其挑拨兄弟关系的种种行径,康熙一度对胤禩的恶感,还要超过胤禔。
再加上除了吃斋念佛、沉迷撸娃的胤禛外,其他儿子私下的小动作十分频繁,总是让他生气。且因为太子被废,朝堂势力大洗牌,许多大臣希冀从龙之功,竟纷纷选了皇子投靠,一时间朝廷乌烟瘴气,就连上朝,也总能见到这群大臣为了身后主子彼此攻讦,针锋相对。
完全没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康熙竟第一次开始怀疑起自己废太子的举动,是不是做错了。
之前他也后悔,但那只是出于父子感情,如今后悔,却是觉得太子被废,似乎不但没坐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反倒将这群儿子的心思活动起来,有了别的想法,进而影响到了他的统治地位。
康熙琢磨许久,终于想了个法子。
这日,康熙找来李光地,谈完正事,他开口问了句:“废太子之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
废太子胤礽虽然被囚禁咸安宫,可经此一事似乎反倒想开了,整个人都通透许多,吃好喝好睡得饱,精神状态比之前当太子的时候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怎么可能生病?
但皇上既然说他病了,那就病了吧。
李光地低头沉默,半晌后回答:“徐徐调治,天下之福。”
等出了宫,李光地当即写了一封信,让人尽量不引人注目地将其交到雍郡王胤禛手上。
信件很薄,只记载了今日康熙问话,以及他对此话背后深意的猜测——
皇上恐怕后悔废太子了,想要复立。于是想要通过他的口将康熙这话背后的含义告诉其他大臣,为之后复立太子做准备。
废太子生病了吗?没有!
那皇上为什么说他生病了?因为皇上觉得他生病了,而且是心病。
什么心病?太子之位被废!
虽然谁也不是大夫,但是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这话,可是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康熙这话,只要脑子会拐弯儿,就能猜得**不离十。
所以想要给太子治病,就只能对症下药——
复立太子,那废太子的心病自然就好了。
胤禛也是这般想的,而且他早在之前为太子求情时,注意到康熙神情后便早有预料,因此并不觉得意外,只是回信肯定了李光地的猜测。
并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将此事告诉其他大臣。
李光地虽有不解,却也不想招惹是非,于是顺从地装傻充愣,只当自己不曾领悟康熙那话的意思,完全不曾向其他大臣透露此事。
太子被废,其他皇子有了出头的机会,原本沉寂的大臣望风而动,一个个瞄准了自己认为夺嫡希望更大,最后可以荣登大宝的皇子,纷纷投靠。
其中,如今已是孝懿仁皇后儿子的胤禛,似乎天生就与佟家绑在了同一条战船上。
可是胤禛在太子被废后的种种表现,却让人十分麻爪——
他先是为了给废太子求情,在康熙殿门前跪了一天,傍晚才被康熙勒令回府;之后又像是满脑子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愚人,不但不趁机拉拢大臣,反倒一到散值的点儿就直接回府,似乎朝廷大事完全比不上他家中孩子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似乎真的在之前孩子被下毒一事总受了刺激,如今不但对功名利禄没什么热衷表现,甚至开始寻道问佛,一副看破红尘,可惜不能出家的样子……
佟国维、佟国纲两兄弟商量之后,也想争一争这从龙之功,于是先是想办法给胤禛送了一个表妹进府,然后又推出佟家这一辈最出息的隆科多上门询问,他究竟有没有夺嫡的想法,若是有,佟家定会全力支持,若是没有,就不要怪他们另择明主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