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剩下个老十三,这不是那个时候,他已经被父皇囚禁在夹蜂道,归期不定?”胤禔眼神有些恍惚,“皇阿玛您说说,除了老八,儿臣还能靠谁?不就是一个黑锅?背了也就背了,反正对罪孽深重的儿臣来说,虱子多了完全不痒。”
康熙原本在胤禔用那等不敬的语气对自己说话时,胸口便积蓄了无数怒火,然而越是听胤禔的话,他便越是觉得背脊发凉——
在他不知道时候,老八的势力竟然发展到这地步了?老四沉迷修道问佛逗孩子,是否也是因为察觉到了老八的狼子野心,觉得自己无力抵抗,于是干脆做出这等淡泊名利的表现以保全自身?
想想太子复立之后,他与太子的耐心一日不如一日,这其中是否也有胤禩在其中推波助澜?
还有前段时间的枯败金莲事件……
在这一刻,康熙对老八的怒火升到了最高,他甚至对原本因为不惧天威给老八求情而被他认为是真性情的老十四,都生出了许多嫌隙——
老大说的是啊,胤禵对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都不如对老八好,他之前怎么就只看到了他与老八之间的兄友弟恭,而没看见他对胤禛态度恶劣?面对老八陷入险境,老十四却是不顾他性命为其求救了,可若是换做老四陷入险境,老十四还会不顾性命……不,老十四真的会为老四求救吗?
他为什么从不觉得胤禵如此行事,其实早就暴露出了老八的心机深沉和老十四的……分不清亲疏远近,以及没心没肺?
更何况,当初老十四不顾他命令冲上前求情,本身就是对他这个皇帝的藐视,老十四的选择完全说明了,自己这个皇阿玛在老十四的心底根本比不上老八。
他之前怎么就像是被猪油蒙了心一般,觉着老十四是个好的?
想到胤禔的魇镇之术,想到与老八接触颇多的张明德似乎也懂得一些神神鬼鬼的手段……
康熙越想越怕,也顾不得心底的其他疑问,转身就离开了胤禔府上。
等人彻底消失在自己视线中后,胤禔才缓缓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他这个皇阿玛啊,相信你的时候自然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错了也是别人带的,绝对与你无关,你犯下天大的错事他也不会觉得值得在意;可若是他不相信你了,那你做什么也都是错了。
胤禔曾经将这种办法用在了太子胤礽身上,也只用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并发现收效良好。如今他已经废了,太子也不过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他倒是将这个从太子身上实验得来的法子用在了曾经以为绝对不会用的人身上,也够讽刺的。
不过……
也是时候让胤禩知道,爷能够与太子争锋相对几十年,凭的可不是一个长子的身份——
和爷比,你一辈子都是个弟弟! 康熙走后, 胤禔很快便让人到雍亲王府,将今日谈话复述给他听。
同时, 也没忘记将自己这段时间收集到的证据交给胤禛——
虽然之前给胤禩背锅的时候,他与胤禩已经达成一致,但夺嫡多年,见多了各种背信弃义之事,他总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人的良心上面,就算有求于胤禩,他也不希望自己没有一点儿自主权,否则只要胤禩翻脸, 他就一点儿还手之力也没有。所以在与胤禩达成一致之前, 胤禔便让人将胤禩与胤禟等人与张明德相交的证据收集好了,留作底牌。
谁知道两人合作才没多久,就因为良嫔之死闹得不死不休了呢?
因为胤禔的处境已经不能再坏了, 胤禩就算想要对他动手也找不到机会,惠嫔又是良妃之死的罪魁祸首(胤禩以为), 所以他的所有怒火, 也都冲着惠嫔去了。
可是就如同良嫔是胤禩底线一样, 惠嫔对胤禔来说同样是不能触碰的底线。胤禔才得到惠嫔出事儿的消息,便立刻开始想法子反击胤禩——
就算惠嫔如今的处境瞧着还没坏透,但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原本想着胤禩或是那几个唯胤禩马首是瞻的兄弟成功夺嫡,那么无论是他还是惠嫔,以后的处境都能得到长足的改善。然而良嫔一死,若是胤禩再上位, 恐怕他与惠嫔以后的日子就得不到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