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揆叙与阿灵阿等始作俑者,太子也不曾对他们做出任何反击手段。
这样的太子,怎可能与托合齐合谋逼康熙退位?甚至如此不谨慎地被康熙拿住了“谋逆”的证据把柄?
指不定是被谁坑了。
但托合齐都没了,死无对证,他究竟为谁效力这个秘密自然被他带进了地府,早已无人知晓。
“皇阿玛估计知道太子是被冤枉,否则不会迟迟不下旨废太子,还想将托合齐给凌迟处死。而那想要反水攀咬太子的齐世武也被人用铁钉钉在墙壁上,呼号数日,至死也不曾得救。”胤禛叹气,“不过……”
太子如何比得上自己的皇位?
托合齐宴请重臣虽然不是太子授意,但这些被宴请的人却是真正依附太子之人,在皇阿玛看来,也确实是结党营私,也确实威胁到了皇阿玛的皇位。
胤禛想到这儿,意味不明地嗤笑一声。
宝珠挑眉,很想问胤禛是不是也在其中插了一手。但旋即意识到这是个傻问题,于是“啧”了一声,没再开口,只心里忍不住感叹,这些玩儿政、治的人,心也太脏了。
在年氏生下一个女儿后,又过了几个月,在九月三十这天,康熙在畅春园召集诸位皇子及皇室宗亲、文武大臣,当众宣布:“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非可托付祖宗弘业之人,故予拘执看守。”
自此,胤礽被废,圈禁咸安宫,终身不得出。
作者有话要说: 查资料的时候一直觉得,太子第二次被废特别冤枉,真的,他这次被废明显是才被复立的时候就注定了的,历史上太子复立后完全不收敛,估计也是看透了,所以破罐子破摔了。 此事虽以太子被废, 幽禁咸安宫落幕, 但这却并非最终结局。
太子被废的根源, 在托合齐身上,然而托合齐的身份却有太多迷雾, 在太子彻底退出夺嫡舞台、在其他人确定康熙再也不会二次复立太子后,剩下的对皇位有心的皇子自然想要在托合齐的身份上大做文章。
其中最在意托合齐身份的,非胤禛莫属。
如宝珠猜测那般, 胤禛确实在太子二次被废事件中做了一些事, 但与宝珠猜测相反的是, 胤禛插手的方向, 并非在太子被废之事上推波助澜。
太子复立之后,在太子的默许之下, 胤禛在许多□□身边安插了许多人手, 因为托合齐步军统领的身份太过敏感, 他本人在表面上又和太子捆绑得太紧, 所以他几乎是胤禛盯梢的第一选择。
虽然对托合齐真正投靠的皇子是谁不清楚,但托合齐宴饮一事的来龙去脉,胤禛却十分清楚,不但如此,他甚至有机会阻止这件事——
托合齐在未得到太子允许的情况下, 以太子的名义邀请许多朝中重臣之事, 胤禛是提前得知了消息的,他也有机会告诉太子,并阻止托合齐举办宴会。
但阻止了又有什么用呢?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另一件事进入康熙眼中, 然后成为其废太子的借口,只是托合齐此事更让康熙在意,所以缩短了废太子的时间而已。
胤禛甚至不曾征求太子意见,便选择了放任,同时不忘收集证据。
如今太子已经废,这些证据也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但这证据不适合让自己的人手呈给康熙——
此次二废太子,无论是太子本人还是康熙,情绪都十分平静。不但如此,胤禛宫里的眼线也曾传出话来,说皇阿玛自太子被废后饮食如常,谈笑自如,似乎此事完全不曾在他心底掀起一点儿波澜。与一废太子时的痛哭流涕相比,康熙此次的表现堪称冷酷,他甚至对左右明言:"各当绝念,倾心向主,共享太平。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
然而让越是如此,胤禛越是知道此时越不能让康熙发现一向“淡泊名利”、成年儿子中唯一不曾觊觎他皇位的皇四子也有夺嫡野心。
觉得自己受到欺骗的帝王是很恐怖的,胤禛不想亲身试探。
远在四川的年羹尧为了证明自己,给了胤禛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