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金手指[快穿]_作者:传山(377)

2019-11-18 传山

    皇帝当然愿意啊,不管开荒多少,能替朝廷节约一点是一点。

    只要不荒废军士们的训练,闲暇之余种种地蛮好的。对于表弟兼妹夫事事禀奏,不隐瞒尊重的行为很是赞赏,这才是一家人,比他的几个庶弟好不少。

    那几个只知道要好处,别的事都不会干一样,全是一群饭桶,要不是为了营造兄友弟恭的假象,就是郡王也不会封给他们。一个五代而斩的侯爵都已经是开恩。

    皇帝的对几位庶弟的腹诽,除了长公主知道,别的人都不可能知道,即使是皇后也不会知道。

    去到军营的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青色的麦地,还有辛勤劳作的人们。坐在马车内的二人,惬意的享受悠闲私密的二人世界。

    “清和,今年好像比旧年热很多。”

    “嗯,也不知道京城是不是一样的如此天热。”京城的铺子庄子,他都做了安排,庄子上有一半田种上水稻并且还在水田养了鱼,一半良田种上了高产的麦子。去年冬天送聘礼回去时,他特意让长林带回去的高产麦种。

    “应该比边关稍稍好一些。”边关的炎热,确实有些让人受不了。

    夫妻俩闲话家常,说着府中的事情,还有京城的事情,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军营中镇国公居住的宅子里,沈清和与镇国公坐在书房内,说着今年过于酷热的天气,他甚至简单的提点镇国公,“今年的天热的奇怪,不会明年有旱灾吧?”

    “说不好,往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镇国公也担心,天很热,热的有点不正常,唯一觉得还行的就是,隔上十天左右,老天爷就会天降甘霖,给大地解解暑。不至于真的干旱,明年是不是这样,他就不知道。

    “父亲,还是得做准备,我翻看过史料,有些时候灾荒一旦发生,就是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灾荒发生后再准备,那已经来不及。”

    “我想想,与众将商议过后再决定。”镇国公是一名智将,他知道应该给做准备,多备粮食才是对的,他驻守边关多年,对边关四季的气候很是了解。

    “还是早做决断,时间不等人,至少要存够三年的粮食,需要的不只是银子,还有粮食。”

    如今麦子,水稻都不高产,想要一次存够三年的粮食可不容易。

    “要三年吗?”镇国公只是想存够一年的粮食,三年在他看来刚好相反,不只是需要粮食更多的是需要银子。那可不是小数目,他也弄不来。

    “父亲,能多存就尽量多存,即使只有一年的干旱,其余的粮食也可以吃,陈粮又不是不能吃。”

    “话是这么说,可买粮食的银子怎么来?从哪儿来。”

    镇国公自己都没有搞明白,明明是没有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什么就被女婿带着聊的那么起劲。他还跟着着急,此时他还没有意识到:一切有可能都是瞎着急。

    两人还特意去了一趟垦荒之地,一片片青油油的麦地,迎着微风轻轻摆动,看着就有希望,能节省下来一部分粮食。

    “银湖聚了多少水?”镇国公也很关注银湖聚水的情况。

    “有两成的水吧,今年应该能蓄满。”    院墙边种的一溜水瓜(西瓜)已经成熟, 沙瓤清甜多汁无籽水瓜, 先天晚上摘下来,洗干净吊在深井澎着, 到第二天中午再吃,清凉爽口解腻。

    是夏天消暑的佳品, 沈清和在城郊买的地, 除了种些粮食员蔬菜,还种了五百亩的水瓜。

    个个嫩绿圆溜溜,每一个至少都有十斤, 大部分都是十五至二十五甚至三四十斤一个的都有。

    在边关买不上太贵的价格,可是进京城能买上最高的价格。

    郡主负责管水瓜的买卖, 自家在京城有铺子, 还有人脉, 也不担心有那个狗东西敢出来瓜分利润。

    身体已经舒缓很多的雅兰郡主,拿着账本细细的看起来,每一批水瓜进京有多少斤, 大概有多少破损率她心中都是有数的。

    夫君在京城郊外的庄子, 据说也种植了一些。每天出多少货, 都是有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