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大啊,你家就一儿一女,闺女嫁出去以后,都是你儿子的。啧啧啧,老九行啊。”
“嘿嘿,还好,这几年形势好,赚了点钱。”
“老九,有钱就在盖层楼板,再在上面做个屋顶盖瓦,咱这边雪大,楼上前后左右空条道不盖瓦,以后好扫雪。”
沈清和给他建议道,他也打算闺女的房子如此盖。
以后自家的三个儿子的一样如此盖,方便,露出来的道以后晒点东西也方便,可比晒在水泥晒场上干净。
即使地面抹上水泥,以后可以晒小麦,晒稻谷,也会有石子有土疙瘩,晒在楼上提前打扫干净就不会再增加石子,土疙瘩。干干净净的,用农家筛稻谷的风车车过,更干净。 目前的楼板主要是预制板, 他可以用时空超市的楼板, 定制成预制板的模样就行, 那个更加耐用,还有防震,防水的效果。
即使地震也不怕,下的雨再大也不怕, 盖上屋顶也是为了遮掩。
既能节省一大笔钱安全又有保障,想到这里必须给自己点赞。
得意的某人, 高兴的嘴角都翘起来, 大家以为他是为打到两头大野猪高兴, 也没觉得奇怪。
一群沈家人还没有进村,已经引起周围水田与旱地劳作的乡亲们注意。
“老沈, 拖的啥, 不会是真打到什么了吧?”
“啥是吧啊, 去掉那个吧好吗?我出手还能空着下山?开啥玩笑。”
傲娇老头骄傲的一摆头,不理那不会说话的人。
在一边的沈建民负责解说,“叔, 我爹几下就搞定两头野猪, 下次野猪下山毁庄稼, 喊我爹, 贼好使。”
得,沈清和的亲儿子,一样的爱显摆,要不是还拖着野猪, 此时他应该不舍得回家,坐在田埂上能直接讲评书。
“要得,找你爹。”喊的人也不质疑,看地上拖的那架势,估计不小。
沈氏一族今天喝油喽。
“老二,你与几位叔叔,拖一头去祠堂前,喊上你五叔一家,帮忙杀猪。”
“好的,爹。”
看了眼傻笑的三儿子,沈清和嫌弃的撞了撞他,“去找支书借拖拉机,跟着我上城里一趟。”
“哦,好。”
收起傻笑的老三,大步的朝村委跑去,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气沉丹田,一声吼,“老大,回来了没有?”
在院子里的沈建国,咻的站起来,朝外跑,“爹,我和大妹早回家啦。”
“快,搭把手,把野猪拖在院门口。”
“好。”
沈建国没有多问,爹咋说他就咋办,听话的很。
进院子歇息的沈清和,喊来三位儿媳,闺女,“珍英你在家照顾家里所有的孩子,老大家的,你带着你弟妹,喊上你二婶还有她家的娘子军,一起去祠堂前。
我让老二拖了一头野猪去祠堂前杀。
你们娘子军带着家伙什去做杀猪菜,让你二叔在祠堂前看着。沈氏一族怎么分肉他明白的。
你们换老二回来,让他们哥三陪我进城,剩下的一头野猪,我带进城去卖。
背篓里面的野鸡野兔,给昨天帮忙的几个本家一家送一只,你们愿意送野鸡还是野兔自己决定。
还有你们二叔家,送三只野鸡三只野兔。”
大儿媳罗兰记在了心里,“是,爹您的吩咐我都记下啦,还有啥要交代的没有?”
“没有,咱家自己吃的多做几个菜,山里捡的野蘑菇。”
“嗯,多做几个菜,和二叔一家一起吃不?”
“一起,我有事和你二叔说。”
“好。”
孩子们听说杀野猪,还是爷猎来的,哪在家待的住。
带着最小的沈川一阵风似的跑的不见烟,沈珍英看着儿子也想去,想了个办法,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躺椅,一个人搬到祠堂屋檐下,上面放了一床盖被,铺好。
然后回家,背着儿子来到祠堂屋檐下,盖被一边垫着,一边盖着,小金子手里还拿着爷爷临走时,塞给他的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