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去一样会问东问西,当了工人,不知道多少人家盯上我那两个哥哥,不少有闺女的人家估计早就摩拳擦掌。看着吧,回去他们俩不知道有多少姑娘看上他们。”
吃着饭,说着调侃那哥俩的话。
“还真是,不管了,你大爷爷会把关 ,不会给他们哥俩在农村找媳妇儿,肯定想要给他们俩在厂里或者城里找。”
还是乔老爷子知道自家哥哥在想什么。
“在厂里找挺好的,但别只要是厂里的城里的姑娘就行,咱还得挑挑人品,两个哥哥都是老实人,别弄两个搅家精进门,搞得家里乌烟瘴气,那样还不如本分老实的乡下姑娘。”
沈清和也就是在亲爷爷面前说说,这话他不会在大爷爷一家说,免得舅妈们有想法。
“对,我得提醒下。”乔二根真的听了进去,家里如今是孙子做主,啥事都是孙子安排。
到下午五点下班,沈清和在食堂磨蹭半个小时,等着乔翠花一起下班。
乔翠花两个饭盒里面打着饭菜,一个是装饭,一个是装的菜。
在食堂还看到喜子哥三,打好饭,拎着回家。
在厂门口四人分开走,“喜子哥,别忘记了我的事。”
“不会,明儿一准办好。”
“嗯,路上注意安全。”
“大姑,我们回家啦!”
兄弟俩拎着饭盒,还有旧挎包,挥手和母子俩告别。
看着侄子们走远,乔翠花才走,两侄子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未来,中午周厂长和她说了,两侄子已经过了试用期,关于他们的转正,已经通过。
虽然厂里的领导还没有到齐,但是这种小事,不需要全员到齐同意,他们前期建厂的领导干部就可以做主。
只是她没有告诉两孩子,等过几天他们就会知道,最后几天还是别告诉他们,让他们慎着些。免得知道以后得意忘形,出了什么岔子。
“妈,咋了,你看我哥他们有事啊?”沈清和从乔翠花的欲言又止中看出来了点什么。
“儿子看出来了,我儿子真厉害。”乔翠花如今是自己儿子的超级迷妹,在她心里石头是最棒的。
“妈,别吹嘘,真的,咱低调,低调。有啥事啊?”
“是喜事,中午在食堂有遇到周厂长,他说你哥他们俩的转正已经通过,过几天第一批临时工转正就会公布。”
“哦,你不想告诉他们,是吧?”
“嗯,还是稳当些好,他们还年轻我怕他们得意忘形,到时出什么岔子,明天他们回来,你也别说哈。”
“嗯,不告诉他们,走吧,咱回家,外面好冷。”
“冷归冷,可是一直不下雪,往年十一月就开始下雪,今年真是怪。”
“嗯,瑞雪兆丰年,老话没错,看样子明年的年景不咋好。咱家早做准备,每个月多存点粮食在家。”
找准话题,已经开始预设埋伏,为存粮食做准备。
“对,儿子你说的很对,咱每个月多换一些粮食,存起来,啥时候粮食都重要。”
经历过战乱的乔翠花比沈清和更加的喜欢存粮食。
“妈,您别管,这事我来办,您安心上班就是。”
“我儿子真是长大了,都能替妈管事。”乔翠花的眼里,儿子无所不能,母子俩穿的很差,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家的日子比干部家的都要好过。
地窖里,满满一地窖的粮食和菜。
衣服鞋子破点怕啥,只要里面多穿两件保暖,母子俩都瘦,多穿两件也看不出来。
“妈,咱低调低调。”沈清和被那四溢的母爱,给包围住,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母爱。
“好,低调。”
母子俩说说笑笑,很快就到家,五分钟的路程再怎么磨蹭也很快。
晚上,鱼头炖豆腐,香飘四邻,隔壁的柳嫣不停的咽口水,小声嘀咕,“又做好吃的,羡慕死人。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