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母算是看明白了,自家三个等啥,气笑了,“等啥,等小嫣回家吃肉。”
柳父听了也不吃了,干脆也等着。
学校不远处的租房,沈清和快速的做好三菜一汤,用小炉子做的,防止味道散出去。
米饭在厨房的大灶煮,还能烧水,大灶的边角镶嵌了一个深圆锅,上面有盖子的那种。
煮饭做菜时,能带着一起烧水,比煮饭做菜的锅烧的水不会少。
沈清和的新家也是一样的,柴火灶并排有两个大锅,还有在边角各自有个深圆锅,虽然小只比烧水壶大一半,但是下面深,也能多烧水。
一道红烧肉,一道香干炒回锅肉,还有一道炒秋豆角,一道酸菜蛋汤。做馒头包子,来不及,煮的大米饭。
两人都吃了两大碗饭,最后几个菜除了汤,还都有剩,特别是沈清和每到菜的一半都不动,柳嫣甜在心里,知道石头是为了她。
晚上两个饭盒都装满了菜,送柳嫣上车以后,沈清和才回租房。
新家暂时不去,沈清和打算让爷奶来住,以后四年他也能身边有个亲人,打了电话回去,二老已经答应,说是收拾收拾家里就来。
到底什么时候来,他不知道,且得等。
回到家里的柳嫣,得到全家人的热烈欢迎,都紧紧的盯着她手上提的饭盒,柳建军只差流口水了,双眼发光。柳薇也是一样。
“三姐,晚上吃的啥菜?”柳建军如今一副贱兮兮的样,柳父都没有眼睛看。很不想承认那就是他儿子。
放下书包,柳嫣稳当当的坐在沙发上,把饭盒递给柳建军,“去热热。红烧肉,香干炒回锅肉一个盒子里是炒秋豆角,新鲜的。”
“妈呀,三姐你吃的也太好了吧?呜呜,我在家天天吃野菜窝头和酱菜。”
柳建军已经开始不自觉的吞咽口水。
“一周也就星期六的晚饭和星期天的晚饭可以吃好一些,其余的时候还不如咱家吃的,都是野菜窝头,大半是涩涩的野菜还有拆清水煮的,味道难吃的一点蔬菜。”
“有吃的就不错了,知道全国各地多少吃观音土,吃草根的吗?”柳父是直男,说话不会拐弯,说话直接。他也觉得如今的日子和战争年代时比,已经是很好很好了。
“爸,我懂,也就是在自家小小的抱怨那么一两句。”
“懂就好,在外面别抱怨。小嫣,你爷爷他们月底回京城,你乔爷爷奶奶他们也一起来,让你告诉是他别急。到时还有惊喜。”
白天在部队接到老爷子的电话,刚才想起来告诉闺女。
“爷爷要回来,是常住还是回来有事?”
“不知道,但是至少要住几年。你爷爷毕竟还没有退休,回滨江几年也是为了调养身体,如今有事还是得回来。”
“好的,谢谢爸,我明天告诉石头,新家没有人住怪可惜的,石头就指望着乔爷爷乔奶奶他们来住,还有后院还种了菜,咱家冬天都不用买菜。”
一家人吃着油滋滋的红烧肉,心里那个美呀。
还留了点,没有吃完,明天继续吃。
“哎呀,真好吃。”摸摸终于有点油水的肚子,柳建军感叹着。
“肉肯定好吃。”
一顿晚饭在柳建军的摸肚子中结束。
大早上,沈清和听到隔壁有响动,没一会儿有叫喊声,“救命,救命啊!”
还有男人的狠厉声,“喊什么,你家是什么成分你家不知道吗?砸,给我狠狠的砸……”
吵闹的沈清和心神不宁,他没有开门,悄悄的爬在墙头看,一群不知道是什么男人,对一家老弱病残打砸抢:什么玩意儿。
隔壁邻居家的大门口也有不少人站在外面看热闹,议论纷纷。
从邻居的嘴里,沈清和知道隔壁的邻居家成分差,一大家子都是老弱病残,但是人家是以前富有的时候,对人和善,周围的这大片房子都是他们家的,如今全家十多口全挤在小跨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