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四夫妻吭都不敢吭一声,在场的人也不敢反对或者吭声,主要是全场扫视的那一眼,确实吓人。
目光所及之处,一股杀伐之气弥漫在四周,动弹一下都不敢。
沈铁柱一家三口也不敢提出来什么意见,他们也不会有自己的意见,哪怕沈铁柱有些不忍,可是他怂啊,不敢和五叔正面刚。
只能听话,不过小芬母女是高兴的,终于能从那家人手中摆脱出来。
沈清和来到此方世界后,第一次在族人面前立威,看样子很成功。一个个的在他面前禁若寒蝉,全都不敢吱声。
处理完沈老四家的破事,已经下午时分,沈清和送走长辈和同辈的兄弟们,回屋休息。
他家的荒山当初清理和插仟时,都是请的族人,除了家里的农事,其余的时间都是在他家打零工,前几日全部做完。
沈清和家十亩好地全部种了辣椒,此时辣椒还没有,他家的事独一份。
对外说是从京城带回来的种子,两座荒山一边盖牛棚,一边盖鸡舍。
下午,小憩一会儿就起来。沈大福兄弟三坐在沈清和边上,小声的商量,“爹,我想养些羊,现在地方大,还能养上半年,到年底也是收益。”
“行,养吧。想买多少只,自己决定,差银子跟我说,别买太多,家里的银子已经不多,还得留一些在手上备用。”
“好。”
兄弟三个,轮流管事,四个月一轮,刚好一年。
今年南方大涝,洪水肆虐,粮食肯定是颗粒无收,今年的粮食肯定涨价,沈清和本不知道,是京城的那位举人同窗来信告知的。
普通人根本还不知道,南方闹洪水的事情也就是上个月的事情,灾情很严重,据说到给京城报信时,洪水还在蔓延,没有任何退下去的迹象。
今年的粮食肯定要涨价,不少人家房屋被冲垮,家里的东西一件也没有救出来,不少人不知生死。朝廷是损失惨重,今明两年的粮食价格都会一路看涨。
家里的粮食也不能轻易卖,以后咋样,还得再看看。
未来会不会有逃荒的来到寿县,他也不知道。
两个月以后,沈铁柱一家三口搬进已经修葺一新的新家居住。
沈清和送了他们一家不少用的上的旧物,旧棉被两床,箩筐,扁担,还有一口新的铁锅,二福三福兄弟两送的旧碗旧筷子,别的人家送了旧的油罐盐罐,还有旧水缸,旧椅子也有两把。
零零散散的,一个家紧需的物件基本都有了。沈铁柱没有田地,夫妻俩在沈清和家做事,专门在山上做事,山上的鸡,牛,羊,都要有人管。
山下的小庄子住了四户买来的下人,没事的时候还要去附近的山里割草储存起来。冬天最是需要草料的时候。几间草料仓库,全部要堆满。
小芬如今在私塾跟着学习,搬个小板凳,抱一个沙盘学习。
许多孩子都是这样,坐在后面,跟着先生念诗念文章,不会认字,下课以后再由有书的孩子们教他们慢慢认字,一天十个字。
从沈清和说实在没有儿子就让小芬招赘婿以后,沈铁柱夫妻心中的那口起松了下来,他们最怕的就是一些族人在背地里说他是绝户,小孩子听到,哪会管什么不能当面说。
以前就没有少说,常常气的闺女大哭,喊着要弟弟。沈铁柱是个疼妻女的,他肯定想要儿子,可是他不偏心,没有儿子他也没有说过妻子一句重话。
还时常安慰妻子,儿女都是缘,没有儿子说明他们没有缘分,有个闺女也不错。
听到隔壁的阵阵读书声,沈清和跟着摇头晃脑的读了几句,然后拿着自己的紫砂小茶壶晃悠的外面转起来。
家里的辣椒包给雷老二,卖辣椒菜谱,沈清和就赚了一笔钱。还别说辣椒本身,新鲜事物,沈清和把头三年的价格定的高,明年带着族人家家户户多种辣椒,让他们也赚两年的银钱。
走到村里,如今族人们有空就开荒,他们已经看到族长家的辣椒被城里的酒楼收购,听说价格也不低,族长说带他们赚两年高价,等两年依然可以赚个三年的中等价格。